以貓為懷
——云南省祥云縣老虎關(guān)驛道的歷史分支
作者:郁東
以虎為伴,兩個姓氏
6戶周姓,1戶自姓
土掌房和瓦房終于守望到如今
彝語子乍么,有豹子的大箐
而他們世代居住在老虎山梁子上
在2440米的大栗樹下
上世紀(jì)80年代是6戶27人
現(xiàn)在是6戶26名彝族同胞
山形如虎,一只巨大的陰影
填滿元明清的天空。老虎關(guān)
被民間的燈盞照亮
老百姓只叫它貓貓關(guān)
民不畏虎,奈何以虎命名
他們視虎為貓也就不足為奇
由東至西,水橋河水湍急
普昌河水吞食被老虎驚嚇的牛羊
普淜驛一宿,有只巨獸從天峰山飛來
天亮趕舊哨。水盆鋪、安南關(guān)
婦人從沐滂鋪端出來一碗涼水
去舊站抽一桿云南旱煙
云南驛的南腔北調(diào)商來賈往
高官鋪的月鏡湖水推開一路勞頓
青海湖曬經(jīng)坡的那些文字
究竟有多少天地人間秘密
望一眼湖水心里明了
白鶴村路分二支,恰似鶴舉兩翼
一曰:八里路上月色里的腳印
云南城鐘鼓樓正被晨光照亮
梁王山的梁王藏在元代深山
到松子哨歇歇腳吧
洱海可望,蒼山可觀
雞足山就在前方不遠(yuǎn)處
二曰:南去清華洞王家山去聽小河淌水
西走倚江鋪、紅巖、趙州,關(guān)于老虎關(guān)
大理接納了140華里的路程
史書在冊,以貓為懷
我們拒絕談虎
貓總是那么人性友好
官方叫老虎關(guān)
民間叫貓貓關(guān)
瞧吧,屋脊上的瓦貓是縮小的老虎
讓千百個村莊年年平安
瞧吧,山谷里的老虎是放大的家貓
讓每一座山獨對天地蒼茫
1279——1288年,郭松年游云南大理,走過
1638年12月15日,徐霞客游大理時,走過
2025年6月25日早詩,晚18:18雨中修改
[簡評]郁東的《以貓為懷》是一首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厚度的新詩作品。
獨特的命名政治學(xué)。詩歌通過“老虎關(guān)/貓貓關(guān)”的命名差異,構(gòu)建了一套精妙的民間話語體系。官方命名的威嚴(yán)(“填滿元明清的天空”)與民間稱謂的親和(“被民間的燈盞照亮”)形成有趣張力,這種對威權(quán)符號的消解策略,暗合云南邊地“民不畏虎”的文化基因。“瓦貓”意象(“屋脊上的瓦貓是縮小的老虎”)更將這種解構(gòu)延伸到建筑民俗學(xué)層面,使命名政治獲得了物質(zhì)載體。
這首詩展現(xiàn)了新詩寫作中“地方性知識”書寫的可能性,其將地理志、民間記憶、歷史文獻(xiàn)熔鑄為詩的努力,為當(dāng)代詩歌的民族化實踐提供了有益樣本。詩人通過“以貓為懷”的獨特視角,完成了對邊地文化基因的詩性解碼。(楊迪斯)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