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是清秋
(組詩)
作者:王曉波
嶺南秋韻
當蟬鳴倦了,嶺南織起
細密的雨簾。枯荷蜷在池中
收起手掌——
它們曾托舉盛夏的暑熱
而榕樹氣根仍垂向水面
釣取自己伶仃的影
秋分線,切開嶺南潮潤的昏光
騎樓磚墻斑駁,浸透斜陽
木棉籽在風里輕顫。茶攤上
紫砂壺底的茶垢漸厚
如所有未訴的凝望
有人推開雕窗
任歸鳥馱著暮色返航
蒲扇停靠竹椅的臂彎
余溫退入酸枝木的暗紋
涼意自石階縫隙漫溢
悄然攀上腳踝
整條麻石巷開始浮動
似古船卸下滿艙喧響
我們靜坐,看龍眼在瓷碗輕轉
水汽蜿蜒爬上額角
秋天,最終泊進掌心
比落葉更輕
比珠江更深——
它正以暗流搬運星辰的鱗光
而月亮升起了,在陶甕的釉面
在晾衣繩懸垂的涼霧中
輕輕拭亮每扇窗欞
它像一枚巨大的時令紐扣
扣緊溫潤微涼的嶺南之夜
我們俯身啜飲,飲盡這漫天澄明
細致
木棉松開手指,紅云落成薄絹
巷子深處,亞熱帶的光,突然變輕
無霜的玻璃窗上
水汽洇染出模糊的涼意
木紋里深埋的蟬聲漸次斂藏
晚稻低垂,在涌動的金浪里
細數每粒谷殼的微光
芭蕉葉攤開寬大的綠
脈絡間,暗涌著沉沉的欲墜
陽光斜斜穿過,篩下碎金般的影
半熟的菠蘿蜜懸垂,金黃表皮鼓脹
裹緊一團馥郁的蜜
南風輕輕推搡,桂香在巷口彌漫
涼茶鋪的吆喝聲,糯了半度
騎樓斑駁的拱券下
銅壺嘴吐納的煙霧
慢悠悠攀住行人衣角
我凝望榕樹的氣根——
垂落是它們鐘情的事
緩慢,再緩慢
在潮濕的風里
那垂落是時光的繩結
默默丈量嶺南之秋
一毫米一毫米
細致地,收攏大地飄散的余溫
人間最美是清秋
南方的秋是硯臺里化不開的霧
青石巷的茶煙斜了
桂花便簌簌地落滿肩頭
曬谷坪上,風推著金黃的獨輪車
竹篩里攤著的陳皮瓣
悄然染黃了臨水人家的閣樓
蘆葦白頭時,鳳凰樹正數著銀兩——
每片落瓣,都沾著日光的亮
溪水把碎銀子叮當傾倒
買下整座山的斑斕與消瘦
忽然很想寫信,用樟木箱底的舊箋
墨要磨得比夜色更濃
“昨夜白露,今晨可收新釀的糯米酒......”
而長天忽然撒開云網
一網打盡
雁陣、殘荷、曬秋的竹匾和我的凝眸
這時節,適合把往事
腌成醬菜封壇
等某個寒夜,就著微溫的黃酒
王曉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山市詩歌學會第二、三屆主席,中山市作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中山市文聯第八、九屆主席團成員,2015年12月主持創辦大型詩歌季刊《香山詩刊》。著有《山河壯闊》《騎著月亮飛行》《雨殤》《銀色的月光下》等5部;主編《那一樹花開》《詩“歌”中山》《中山現代詩選(2000—2020年)》等13部;曾獲人民日報作品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中山市優秀精神文明產品獎、中山文藝獎、香山文學獎一等獎等獎項。其詩學評論《吹掉泡沫 還詩歌以亮麗》(載《人民日報》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茍同的錯誤詩學》(載《作品與爭鳴》2003年7月)曾受到廣泛關注;詩歌作品載《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青年文摘》《詩選刊》等刊物;入選《中國詩歌選》《中國詩歌年度選》《中國新詩日歷》《中國愛情詩精選》等選本。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