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網消息 磊磊、大群報道 2018年7月15日上午,第八屆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征集、評獎、出版活動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活動由作家網、人民文學雜志社發(fā)起,作家網、包商銀行、現代出版社主辦。來自全國各高校的獲獎作者、評委及相關領導和媒體記者近200人參加了活動。征文活動總策劃、組委會主任、作家網總編趙智(冰峰)介紹了征文評獎情況。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白庚勝,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高洪波發(fā)表重要講話。詩歌評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代表詩歌評委講話,散文評委、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陳宏代表散文評委講話,小說評委、中央新影集團微電影發(fā)展中心主任鄭子代表小說評委講話。作家網總編、評委會主任趙智(冰峰)宣布一等獎獲獎名單,散文評委、《詩刊》副主編李少君宣布詩歌二等獎獲獎名單,散文獎評委、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梁海春宣布散文二等獎獲獎名單,小說評委、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宣布小說二等獎獲獎名單,詩歌評委、《解放軍文藝》主編姜念光宣布詩歌三等獎獲獎名單,散文評委、《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王謹宣布散文三等獎獲獎名單,小說評委、《人民文學》原副主編寧小齡宣布小說三等獎獲獎名單,詩歌評委、解放軍出版社原政治部主任梁粱宣布詩歌優(yōu)秀獎獲獎名單,散文評委、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原辦公室主任、展覽部主任吳震啟宣布散文優(yōu)秀獎獲獎名單,散文評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旅游電視委員會顧問劉美東宣布小說優(yōu)秀獎獲獎名單。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白庚勝,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秘書長馮希望,中央新影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總編輯郭本敏為獲得一等獎的同學頒獎。頒獎儀式由天津科技大學白一坤同學主持。

本屆活動共評出117篇(首)獲獎作品。長安大學吳冕同學的詩歌《計算題》、海南師范大學孫玉琪同學的散文《圓明園的水》、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胥得意同學的小說《彈道有痕》等3名同學的作品獲一等獎。天津城建大學賈假假同學的詩歌《偶得》、重慶大學左手同學的詩歌《眾生》、云南大學柳燕同學的詩歌《獻給滿目瘡痍的人間》、荊楚理工學院孫俊波同學的散文《倒車影像》、上海師范大學王明輝同學的散文《肉身在岸》、溫州大學沃麗麗同學的散文《打工者母親》、內蒙古大學蘇熱同學的小說《逆轉者》、北京師范大學崔君同學的小說《熾風》、 云南大學柳燕同學的小說《魚》等9名同學的作品獲二等獎。北京師范大學吳雨倫同學的詩歌《一首神奇的愛爾蘭歌曲》、南京大學朱慧劼同學的詩歌《登山尋寺》、南開大學午言同學的詩歌《少年游》、西京學院 屈赳同學的詩歌《在路遙墓前》、北京師范大學從安同學的詩歌《李白說》、溫州大學曹瑞冬同學的散文《西湖人格的編年史》、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劉小笨同學的《支教三十三天》、海南大學耕筆同學的《向南》、 贛南師范大學以風的散文《喊驚》、四川大學許淳彥同學的散文《吳儂軟調里的血淚彈唱》、上海大學陳行揚同學的小說《縱火》、上海體育學院劉理海同學的小說《白鯨在舞蹈》、北京大學錢墨痕同學的小說《慕尼黑奇遇記》、山東師范大學徐曉同學的小說《冬將至》、 北京師范大學王文同學的小說《十三不靠》等15名同學的作品獲得三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陳加等90名同學的作品獲優(yōu)秀獎。

征文活動總策劃、組委會主任、作家網總編趙智(冰峰)首先介紹了征文評獎情況。他說,中國高校文學作品征集、評獎、出版活動于2010年9月18日啟動以來,累計收到來稿70多萬篇,已經編輯出版《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32卷。這套圖書除了在各大書店、網店銷售外,還分別向國家圖書館和全國各高校圖書館、文學社團進行了捐贈。他說,我們的征文活動,不是簡單的征稿和評獎,更主要的是將活動成果變成了有價值的文學史料,每年一套的《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詩歌卷、散文卷、小說卷上、小說卷下),是中國高校最基礎、最真實、最直接的文學歷史呈現。十年下來,就是一代人的文學歷史。

趙智在講話中總結了活動所體現的三個特征。第一,征文活動具有連續(xù)性,影響力大。征文活動已連續(xù)舉辦八屆,第九屆也已啟動,其覆蓋面、影響力與年俱增,這是疊加和累積的效果。在大學生中,只要喜歡文學,幾乎沒有不知道這個征文活動的。就連《詩刊》和《人民文學》的編輯也多次在文學會議上說,“包商銀行杯”高校征文的影響力太大了,80后、90后的作者投稿,經常出現“曾在‘包商銀行杯’全國高校征文中獲獎”的字樣。由此可見,我們的征文活動,已經在無數大學生心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第二,征文評獎公開、公正。趙智說,我們的評委由著名作家、評論家、大學教授、名刊資深編輯等組成,體現了獎項公正、權威、高端的特點。大家每年都可以通過作家網視頻看到評獎的實況,看到評獎的全過程。這樣公開、公正的評獎,是有目共睹的。高校征文的評獎,不存在跑獎、拉票等不公平因素。因為參賽大學生是純潔、干凈的,還沒有形成復雜的社會關系和貪婪、蕪雜的社會欲望。
第三,征文活動來稿量大,參與人數廣。趙智介紹說,征文評獎活動還有一個特點是參賽學生分布廣,作者既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名校的同學,也有來自云南楚雄師范學院等偏遠地區(qū)大學的同學,還有來自蘇州市職業(yè)大學等職業(yè)類大學的同學。參賽大學生可以說是遍布全國,遍布各大學校園。
趙智在談到征文活動的意義時說,文學是高雅的,美好的,是人類崇高的精神生活。人生的第一次是珍貴的,第一次戀愛,第一次寫作,第一次投稿,第一次發(fā)表……第一次獲獎,這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閃光的東西。長期以來,我們卻忽視了這種美好,現在看到的各種獎項和文學活動,都是為那些已經成名的作家設立和舉辦的,這些獎項對于名家大家來說,只是多了一個光環(huán)而已,他們已經麻木了。趙智說,現在的家長普遍認為,只有學習音樂、美術、影視、傳媒等熱門專業(yè)才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才有可能成為明星、大腕,才有可能掙到大錢。學習文學,沒有前途。我們舉辦的活動,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倡導一種新的社會風氣。那就是大學生寫文學作品,也可以發(fā)表,也可以拿獎金,也可以出名。我們許多參賽獲獎的同學,在評委的推薦下,作品已經在《人民文學》《詩刊》《光明日報》等大報大刊發(fā)表,董玥同學的作品還獲得了今年的《北京文學》獎。這么說吧,莫言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還沒有這么高的文學成就。所以說,未來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中,也許就有我們其中的一位同學。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的未來,也是文學的未來。今天,邀請了許多嘉賓朋友來參加頒獎活動,就是想讓大家見證今天的一切,見證我們的活動,關注我們的活動,宣傳我們的活動,為我們的活動搖旗吶喊。

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白庚勝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對包商銀行能夠參與文學活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對獲獎大學生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以文學為美,以懂文化為榮的時代,你們有福了。日前,教育部已經同意成立高等院校作家協(xié)會,你們今天獲得了這樣一個重要獎項,為你們成為第一批會員創(chuàng)造了條件。我也經歷過大學時代,但沒有你們幸運,我們那時候沒有文學組織,沒有發(fā)表作品的園地,更沒有獲獎的可能。今天你們能夠獲獎,是幸運的,你們應該珍惜你們的榮譽。因此我希望,今天獲獎的同學,能夠把今天的獲獎作為跨入文學領域的第一步,從自己的創(chuàng)作開始,攀登高峰,努力進取,為擴大文學的影響力,為文學園地盛開更鮮艷的花朵做出自己的貢獻。文學是美麗的,文學是美好的,讓我們都來為文學事業(yè)付出自己的心血。生活照亮文學,文學照亮人生,讓我們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享受人生。同時,讓我們一起為即將到來的文化強國建設新高潮貢獻各自的力量。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在座的各位作家、評論家、出版家、文學界領導,你們能在百忙中出席此次盛會,又一次表現出對文學,對中國作家協(xié)會,對作家網的極大支持。我代表中國作家協(xié)會和我自己真誠地感謝各位。

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高洪波對征文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在講話中指出,“包商銀行杯”全國高校征文已經連續(xù)舉辦八屆,非常不容易。這是文學進校園的具體行動,值得肯定。確實,現在的文學獎項很多,但這些獎項關注的是已經成名或即將成名的作家,至于在校園里萌發(fā)文學青夢的大學生,則與這些獎項關系不大。而今天這個獎是專門為大學生設立的,為剛剛萌動寫作熱情的同學們設立的。獲得這個獎,不僅可以發(fā)表作品,拿到獎金,拿到稿費,還有可能走上更大的文學舞臺。這個獎的獎金雖然不高,一等獎只有一萬,但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說,這個征文活動,不是為有名的作家錦上添花,而是為你們這些剛剛起步、還不能獨立行走的文學孩子們設立的,是為你們雪中送炭。剛才聽趙智介紹說,征文活動每年編輯出版《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4卷,有詩歌卷、散文卷、小說卷上下,并且已經出版32卷。這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十年樹人,再有兩屆就是十年了,這是一代人的文學工程啊。未來的文學大家可能就在你們當中。希望獲獎同學,能進一步擔當未來的文學重任,為推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學事業(yè)做出各自的貢獻。

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詩刊》原主編葉延濱代表詩歌評委講話,他說,感謝作家網、包商銀行長期以來堅持為全國高校的同學們辦一件善事,為中國文學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做一件實事。就當下而言,中國詩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新詩變成了一種沒有門檻的文學樣式,所有人拿起手機就可以分行寫作,中國新詩變成了人們在手機上的大眾消費文化。我們的各類高校每年都在培養(yǎng)大量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他們也在努力突破詩歌的邊界,使中國詩歌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因此,新詩需要一批懷抱、堅守初心的人捍衛(wèi)中國詩歌的精神和高雅品質。我希望,我們在“包商銀行杯”高校征文中,看到更多未被污染、懷抱初心的中國詩歌,并且,在征文活動的引導下,能讓中國詩歌走出困境,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詩歌未來。

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陳宏代表散文評委講話,他說,讀圖時代,文字好像與我們漸行漸遠了。實際上,中國文字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中華民族生存基因、生存密碼的載體,同時也是我們民族情感的載體。如果把文字的功能弱化,或用其他方式替代,我認為,對我們文化的建設,文化的繁榮,以及民族的復興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缺失。“包商銀行杯”高校征文活動對推動文學的繁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學的春風會從校園里刮起,這是新時代的文學新風。大學生們的作品充滿了思考,散文《圓明園的水》和《喊驚》都是很好的作品,特別是《喊驚》,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勤勞、樸實、善良、正義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靈魂,喊驚就是呼喚人的靈魂,呼喚社會的靈魂。我們需要這樣的呼喚。

中央新影集團微電影發(fā)展中心主任、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鄭子代表小說評委發(fā)言,他在發(fā)言中主要談了三點體會,第一點感受是評選工作的公正性。他說,作為一個評委,我參與了多屆征文活動的評獎工作,最為感慨良多的就是征文評獎活動的公正性。每一屆評獎的時候,作家網都要現場錄像,并且剪輯成專題在作家網播放,讓學生來監(jiān)督。同時,參評作品都隱去了學校名稱和作者姓名,評委只能面對文本談自己的評審意見。每一屆評獎的時候,評委們都會密密麻麻記下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一番唇槍舌劍,最后大家投票決出獎次。真正做到了公平、公開和公正。第二點感受是參賽作品的多樣性。這是我擔任評委的深刻感受。歷年來,各地大學生的參賽作品都有自我的獨特見解和獨特的思想。我們這個時代豐姿多彩的生活,都進入了當代大學生作者的筆端,他們所流瀉出來的感悟都是最真摯的情感,因而作品生動而豐富。第三點感受是全國高校文學征文活動的珍貴性。八年來,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征文評獎活動已經出版了八套叢書,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文學工程。

獲得詩歌一等獎的吳冕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表了獲獎感言,他說,詩歌是我生命中情感的出口,我用詩歌來表達自己。有的時候,詩歌又像一些通道,連通著日常生活與虛無,正是那些虛無讓世界變得不一樣。我想這是我寫詩獲得最多的東西,也可以這樣講,我通過詩歌看到了世界的隱秘面,這是一種神秘的感覺,令我著迷,讓我幸福。我想,我的詩歌寫作才剛剛開始,我慶幸我還在寫詩。路還很長,感謝在我寫作道路上給予我?guī)椭睦蠋焸兒蜑槲覄?chuàng)造投稿機會的作家網、包商銀行。
獲得散文一等獎的孫玉琪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表了獲獎感言,她說,非常感謝大賽為高校學子提供的人文關懷與支持平臺。感謝父母和老師對我的悉心培養(yǎng),你們是我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讓我一步一個腳印自信前行。我是一個在黃河入海口長大的孩子,從小就見證了黃河母親的寬厚雄偉。我在風光旖旎的海南島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大學時光,海南島澄澈湛藍的海水更是讓我永生難忘。水就像一位自然母親,滋養(yǎng)著我的身心。我要感謝水賦予我的力量,水給予我的靈感與風景,讓我熱愛人生,熱愛自由,熱愛創(chuàng)作。文學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寫作讓我內心豐盈且強大,讓我的思想獨立,不畏孤獨。我始終心懷文學夢,渴望走向文學舞臺,交出一份自己的文學答卷。我想再次感謝作家網、包商銀行等單位組織的第八屆“包商銀行杯”高校征文大賽,感謝大賽評委對我的作品的認可,讓我充滿信心,更加堅定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信念。愿大家在文學中找到自我,尋找人生中的華燈初上。
獲得小說一等獎的胥得意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表了獲獎感言,他說,當我嘗試著用筆來傾訴內心的時候,小說給了我一種最恰當的表達。當我的青春開始同小說結伴而行,我覺得路上有了同行者而不再孤獨。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讓人更有自尊地活著,這種自尊是內心的愈加豐滿,是精神上的富盈。當小說作家成為了我另一種標簽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種有些體面的幸福。我用寫小說的方式對話這個世界,也用寫小說的方式表達我的內心。不怕黑夜更長,不怕形單影只,沉沒在構思的汪洋之中,總會有一種溫暖驅趕走我的孤獨。雖然我生命的青春正在逝去,但我創(chuàng)作的青春正在來臨。和這些年輕的學生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學生,一個文學路上的一直學習的學生。感謝作家網和包商銀行提供這樣一個讓年輕文學愛好者成長的舞臺,這個舞臺上必將奏響青春最好的樂章。



獲得詩歌二等獎的賈假假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表了獲獎感言,他說,很感謝“包商銀行杯”能見證我這兩年的校園詩歌生活。我是從2015年暑假結束以后開始寫詩,到現在也差不多三年了。回顧自己這三年的詩歌寫作,一直處于一種幾乎自我封閉的寫作狀態(tài),天津各大高校目前還沒有形成一種可觀的,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寫作氛圍。加之自己性格使然,比較排斥外部的事物,所以一直在閉門造車。從保持個人的異質化來說這固然是好的,但也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在未來,我希望寫作依然能陪伴我許多年,同時我希望與你們這些優(yōu)秀的寫作者私下多做交流,成為同時代的戰(zhàn)友。最后謝謝包商銀行,謝謝作家網,謝謝詩歌,文學萬歲。
獲得詩歌二等獎的左手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表了獲獎感言,他說,真摯地感謝作家網、包商銀行提供給廣大高校學子這么一個優(yōu)質的平臺,感謝所有評委老師給初出茅廬的詩歌愛好者公平的機會。我的詩歌大多來自于生活,在這里我也要感謝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能夠寫出更多詩歌以回饋生活的贈予。
獲得詩歌二等獎的柳燕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表了獲獎感言,他說,我始終認為,不管是小說、詩歌還是散文的創(chuàng)作,個人對世界的經驗,對人性的理解非常重要,文學不是無根之水,它有現實的依據,而且,我覺得文學是來源于生活而低于生活,任何偉大的作家,他只能寫出生活的千萬分之一,即使是像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樣的大家,也只能寫出世界和人性的幾個側面,每個寫作者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哲學,是他對這個世界的全部理解。一個好的作家,他有可能在生活中為了生活編織各種各樣的謊言,但在作品這種神圣的東西中,有良知的作家面對世界都是真誠的,這也許就是寫作的最大意義。再次感謝作家網和包商銀行組織的征文大賽,感謝在場的各位老師和朋友。
獲得散文二等獎的孫俊波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表了獲獎感言,他說,我真的沒想到自己會獲獎,我很激動,這個獎是我大學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同時,這個獎也讓我更加清楚和堅定自己前行的方向和目的。感謝作家網和包商銀行給我們提供這次機會,感謝各位老師的鼓勵和幫助!只愿自己不負此獎,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文字和夢想!
獲得散文二等獎的沃麗麗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言,她說,首先很感謝包商銀行為此次征文活動出資,感謝主辦方及各位評委,讓我有幸借著領獎的機會來到北京。對于獲獎,我的內心是欣喜且感恩的,欣喜自己的文字有人欣賞,感恩生活給我的饋贈,讓我擁有一顆單純而豐富的心靈。我的閱歷不算多,但以往遇見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會引起我無盡的思考——對人性、對人生,對貧窮、對信仰……我是現實社會里的浪漫主義者,因為懷抱太多美好的希望,所以也攢了很多的失望。可文學,從來不會令我失望,它總能給我安慰。當文字在筆下流淌,心事訴諸筆端,我會慢慢釋然,與這個世界和解,也與自己和解。這次獲獎的文章,實為抒發(fā)胸臆而一氣呵成,沒有仔細構思和精巧打磨過,自我感覺還是不夠優(yōu)秀的。常常,我有書寫的欲望,可又不敢輕易下筆,怕自己拙劣的筆觸描繪不好那個故事甚而毀掉一個好故事。我想自己還需多歷練、多沉淀。就把此次獲獎當做是各位老師對我的鼓勵吧,我愿將創(chuàng)作當作一個認真的事情去做,期待自己有更好的作品與大家見面。


獲得詩歌三等獎的吳雨倫同學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因為學業(yè)緣故已經很少寫詩了,感謝作家網能夠重新給我創(chuàng)作的契機和舞臺,希望從此能夠寫出更多好的作品,也希望這個獎項能夠鼓勵更多人。
獲得詩歌三等獎的午言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言,他說,詩歌寫作已伴隨我成長多年,它就像一個忠實的朋友從未離開過。如今,自己又走入了詩歌研究的旅途,因此,“左手寫詩,右手作文”或將成為今后人生中的一個常見組合。在不少人質疑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研究的“共生性”時,我自己卻是滿懷信心的,而且也有不少前輩和踐行者,正用切身經歷和創(chuàng)作成績告訴我們,這二者是可調和的,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作為一個秉持現代漢語的寫作者,我特別欣賞作家李銳的一句話:“用方塊字深刻地表達自己”。這句話一直鼓勵和鞭策著我,現在我也把它送給在座的大家,讓我們一起親近自己的母語,用橫豎撇捺通往思想的最深處,直至寫出滿意的作品。
詩歌三等獎獲得者屈赳同學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我比較喜歡的80后作家蔣峰說,有一天要是文學衰亡了,我就做一個文學的守陵人,告訴過往的人,文學葬在這里。當然,我不相信文學會有這樣一天,但是,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天,我也愿意努力成為守陵人之一,我個人認為沒有責任感和擔當的寫作是走不遠的。當我一個人看著路遙的紀錄片,邊看邊哭的時候,熬夜寫作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是愛這個東西的,愛讓一切變得簡單。陳忠實先生生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文學依然神圣,我現在還覺得文學是我的信仰。文學對我最大的幫助,是讓我慢慢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沈從文說,作文如做人,讓我深省,寫作是星星發(fā)星星的光,螢火蟲發(fā)螢火蟲的光,光有大有小,但都是要發(fā),這樣才能讓文學的星空更加璀璨。我更希望自己是一個匠人,把每一步走踏實,每一步都踩出血來。青春萬歲。文學萬歲。
詩歌三等獎獲得者從安同學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喜歡詩歌,喜歡希梅內斯和策蘭,喜歡茨維塔耶娃和曼德爾施塔姆,喜歡唐詩和宋詞。墨西哥詩人帕斯說:“詩人只是語言中的一個時刻。”對我而言,詩歌是洛爾迦的下午五點鐘,也是米沃什幸福的上午,是杜甫在錦官城的早上,也是納蘭容若在帳篷里的深夜。詩人的寫作,就是為了找到屬于自己的美學時辰。寫作的熱情讓毅力長久。我會用文學釀造的露水,長久供養(yǎng)生活的花枝。


詩歌優(yōu)秀獎獲得者陳加同學在頒獎會上發(fā)言,他說,中國是詩的國度,但我認為,這世界其實也是詩的世界。因為詩是人類情懷的表達,而每個人都有一份至誠至真的情懷,所以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潛在的詩人。只是并非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吟唱出自己心中的詩歌,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找到聽眾。而我們這些人,則可或多或少地算是人們中的幸運兒,我們可以在這里互訴衷情,也能夠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去發(fā)聲。所以,我們就有了一份為沉默的大多數而寫作的責任。偉大詩歌的不朽之處在于,它恰如其分地說中了其他人的心靈,并引起他人的共鳴,就像夏日夜空中的繁星般,彼此對望而閃耀。因此,我們應意識到我們寫作的重要性,我們是在為自己立言的同時,為所有人向世界報之以歌。
詩歌優(yōu)秀獎獲得者賈東慧同學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能與這么多在文學、藝術上頗有建樹的老師、前輩們共同參與這次頒獎儀式讓我倍感榮幸,同時,能與這么多滿懷熱忱的文學愛好者們齊聚于此,亦讓我倍感慶幸。這讓我想起戴濰娜姐姐曾發(fā)過的一句話:“在雅西,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詩歌騎士們。美妙的友誼,純粹的同類之愛”,如今恰可以把這句話改成“在朝陽公園,遇見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騎士們。美妙的友誼,純粹的同類之愛”。我們都是被文學之神眷顧的人。
獲得詩歌優(yōu)秀獎的董軒宇同學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對于寫作這件事,我可能沒有其他人那么高的思想或覺悟,我把它當成我抒發(fā)感情的方式,我對這個世界怎么看,我就怎么寫它。我把作品當成一面鏡子,我站在鏡子前只能看到我自己,如果有人能站在我的鏡子前看到自己,那么我很榮幸,或許我們有同樣的價值觀,或者說我們可能是同一類人;即便你無法在我的這面鏡子前看到自己或他人,我依舊很榮幸,因為這面鏡子曾路過你的生活,途經你的生命。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文學,得獎對我的鼓勵很大,謝謝各位老師。

小說評委、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宣布小說二等獎獲獎名單

散文評委、《詩刊》副主編李少君宣布詩歌二等獎獲獎名單

散文獎評委、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梁海春宣布散文二等獎獲獎名單

小說評委、《人民文學》原副主編寧小齡宣布小說三等獎獲獎名單

散文評委、《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王謹宣布散文三等獎獲獎名單

詩歌評委、《解放軍文藝》主編姜念光宣布詩歌三等獎獲獎名單

詩歌評委、解放軍出版社原政治部主任梁粱宣布詩歌優(yōu)秀獎獲獎名單

散文評委、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原辦公室主任、展覽部主任吳震啟宣布散文優(yōu)秀獎獲獎名單

散文評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旅游電視委員會顧問劉美東宣布小說優(yōu)秀獎獲獎名單
這次頒獎會議,得到了在京文學藝術界領導的關注與支持,中國林業(yè)文聯(lián)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辦公廳三局原局長白煜章,北京市信息與就業(yè)工委主任、北京市成人文化藝術教育工委秘書長崔耀祖,北京詩詞學會會長、北京市委原副秘書長李福祥,中國文聯(lián)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高健,人民法院影視中心主任田水泉,《小說選刊》原主編杜衛(wèi)東,《文藝報》副總編徐可,《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 Discovery大中華區(qū)主席張方,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團長、著名表演藝術家臧金生,首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yōu)秀男演員獎獲得者、著名表演藝術家祝延平,國家發(fā)改委一帶一路研究院副院長牛亮,全國金融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農業(yè)銀行工會副主席劉朝暉,香港《成報》原社長,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內蒙古大學客座教授田炳信,公安部金盾影視中心辦公室主任張廷東,湖南衛(wèi)視副臺長周石星,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詩意中國》總導演、中國教育電視臺主持人張宏,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崔志剛, 現代出版社策劃總監(jiān)、漓江出版社原副總編龐儉克,《小說選刊》總編室主任張克軍,當代著名散文家周曉楓 ,北京市政協(xié)常委、《人民畫報》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白景峰,民進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毛夢溪,北京市演出公司董事長、北京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張海君,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旅游電視委員會顧問劉美東,《世界華文媒體》編委、海南省黎族文化品牌研究會會長王子君,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品牌包裝組組長、制片人張漢明,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曹三省,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兒童電影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齊為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博士沈偉鵬,著名軍旅作家、編劇宗潭, 作家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編審史佳麗,《人民文學》出版發(fā)行部副主任張紹鋒,中央新影集團微電影發(fā)展中心副主任許峰,北京日報《北京雜文》主編、北京雜文學會副會長 楊子,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詩歌分社社長洪燭,中國鐵路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秘書長李木馬,《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詩人周慶榮,《十月》詩歌編輯、著名詩人谷禾,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秘書長梅爾,《作家報》總編輯張富英,人民日報出版社青少編輯中心主任陳紅,《文藝報》記者、青年詩評家黃尚恩,環(huán)球華商協(xié)會董事局主席、商界人物雜志社社長柴松獻,北京微電影產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于浩然,中國經濟傳媒協(xié)會金融與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柴永強,人民網地方部副總監(jiān)翟麗,人民日報社對外投資部投資總監(jiān)、新華社原制片人浦奕安,中國詩歌網編輯祝雪俠,北京詩社社長楊超,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專職董事陳來紅,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高級法官、詩人劉高舉,中國創(chuàng)客教育聯(lián)盟秘書長、《微型小說月報》執(zhí)行主編劉斌立, 人人文學網總編輯王博生,《中華風》雜志副主編王長征,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yè)協(xié)會劇本評估推介中心主任任啟發(fā),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副秘書長鄭曉佳,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國際影視交流合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李思祥,中文在線副總裁、教育公司總經理王邦江,中國戰(zhàn)略與管理研究會文化研究員、作家魯克,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副主任楊北城,黃河情傘頭秧歌文化公司董事長安艷芳,《人民文學》美術編輯、畫家楊學光,某部隊處長、詩人趙俊杰,全國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廖東等出席活動。

據悉,“包商銀行杯”全國高校征文已經成功舉辦八屆,第九屆已經正式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