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孔子帶著顏回等幾個學生在街上散步,聽到前面在爭吵,走近一看,原來是賣布人和買布人因意見不合而發生的爭執。
買布人說,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為啥偏偏收我二十四個錢呢,你這個人真不講理。
顏回一聽火了,禁不著走向前去對買布人說,你小學一年級呀,恁不會算賬,三八二十四嘛,你是想少給人家一個錢是咋?
買布人一看顏回嗅乳未干的樣子,反擊道:人家孔大師知天懂地還不來教訓我呢,你算老幾,敢來教訓我,過一邊去!
顏回思忖了一下說,你恁認可孔大師,那不然讓孔大師給你評判評判。假設說孔大師也認為你錯了,你認可嗎?
那我當然認可呀,孔大師乃天下圣人,五千年來才出了一個,他說的肯定是算數的,我認可。買布人堅定說。
顏回還是多了個心眼,進一步追問,孔大師認為你錯了怎么辦?
買布人說,認為我錯了,我把頭割給你。那要是你錯了呢?
顏回一想,這家伙厲害,明知自己錯了,還嘴咬屎橛打滴流,不認輸,我不能給他一般見識丟孔大師的臉,就輕描淡寫說,我呀,我要是輸了呀,我就把頭……頭……頭上的帽子割給你。
站在一旁的孔大師作了難,心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誰對誰錯,但是交給我評判,就不好弄了,按正理評吧,買布人的頭沒有了;按歪理評吧,我難為一世圣人。
在這是非面前,孔大師還是把二位叫到跟前心平氣和地說,顏回呀,你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呀,那三八本來就是二十三嘛,你不要給人家強詞奪理了,你認輸吧,快把帽子摘給人家吧。
孔大師既然這樣判了,顏回無奈,只得把帽子乖乖摘下,交到買布人手里。那人手持帽子,覺得這次交易,通過孔大師的介入,既少給了人家一個錢,又意外得到一頂帽子,心里那是一個勁兒的爽呀。于是,就順手打了個“V"字型手勢,嘴里喊了一聲“耶——”,興高采烈地走開了。
顏回愣怔在那里,心想,大師呀,大師,到底是我糊涂還是你糊涂呢,你既不明事理,又把我的帽子判給了人家,那可是從北國進口的上等貂皮帽呀,你不心疼我還心疼哩。
孔大師語重心長對顏回說,下節是哲學課,你還愣著干啥,跟我走。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你想想看呀小顏,我判你輸了,你就輸了一頂帽子,雖說質材很好,可它畢竟是一頂帽子。我要是判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呀。我在魯國當了多年司法部長(司寇),就奔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事斷案的,這個小小玩笑要是斷出人命來,那就不合乎“仁者愛人”的宗旨了,讓凱撒的歸凱撒 讓上帝的歸上帝吧,不要計較那么多,來日方長呀。
顏回聞聽此言,臉“唰”的紅了,忙給孔大師賠不是:弟子錯了,愿受罰。
知錯就改就行了,這些道理在哲學課上,我會給你批講清楚的。至于你的那頂帽子嘛,不要多慮,兩千五百年后讓人還給你一頂人造貂皮的,比你這頂帽子要好得太多了。
據說,若干年來,在曲阜街頭,人們常常見到一個急匆匆尋帽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