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色里生長的春天
——當六百年青花遇見二十載紫云英
作者: 宏逸
青花筆洗底部的苔痕在顯微鏡下泛著幽藍的光。蘇晚晴的手指懸在調節旋鈕上方,呼吸凝滯了半拍。這是她從業第七年第一次遇見明代民窯的苔蘚結晶,那些細若發絲的紋路里凝結著六百年前的江南煙雨。
京城拍賣行的空調永遠維持在二十二度,水晶吊燈把光線切割成鋒利的光斑。三天前張董指著拍賣圖冊上的汝窯天青釉開片,袖扣在燈光下折射出冷冽的銀光:"蘇老師,您這樣的專家就該多接些宮廷器物的修復,別總窩在研究所啃冷門民窯。"
顯微鏡載玻片上的苔痕突然蜷縮起來,像被驚擾的蝸牛縮進殼里。蘇晚晴想起老宅天井里那方青石板,春雨過后總是浮著一層濕潤的綠絨。父親最后一次擦拭那方石板時,她正在故宮修繕倦勤齋的通景畫,金粉簌簌落在電話線的聽筒上。
救護車的鳴笛刺破夜色時,蘇晚晴正握著手術同意書的手抖得厲害。消毒水的氣味涌進鼻腔的瞬間,她恍惚看見父親蹲在天井里培土的身影?;熧M繳費單在掌心皺成蒼白的繭,匯款單的背面是父親遒勁的字跡:"院中紫云英開了,等你回家吃腌篤鮮。"
老宅的木門吱呀作響,鑰匙插進鎖孔的聲音驚飛了檐下的家燕。蘇晚晴蹲在門檻前,看著月光在青磚上流淌成銀色的溪流。她忽然發現父親修補過的門楣上爬出了新的藤蔓,紫藤花的香氣混著潮濕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
"阿晴!"帶著吳儂軟語的呼喚讓她猛然回頭。陸修遠逆光站在紫藤花架下,白襯衫染著晨露,手里捧著的玻璃罐里紫云英正在凋謝。十七歲那年他們在花田里追逐蜻蜓時,少年也是這樣渾身沾著草屑跑來。
"你爸臨走前讓我轉交的。"陸修遠把罐子放在石桌上,指腹撫過罐口磨損的痕跡,"他說這些種子埋在你小時候埋的玻璃彈珠下面。"
蘇晚晴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記憶突然翻涌成洶涌的潮水——十二歲的暑假,她和陸修遠偷跑進鎮農藥廠,用試管裝滿紫色液體撒向田野。黃昏時分他們躺在稻草垛上,看著夕陽把云霞染成紫羅蘭的顏色,玻璃彈珠在衣兜里叮當作響。
醫院的消毒水味道突然變得刺鼻。蘇晚晴抱著女兒小滿沖進急診室時,陸修遠正在走廊盡頭打電話。少女時期的耳垂還殘留著被玻璃彈珠劃破的疤痕,此刻卻在夜色中泛著柔和的光。
"媽媽你看!"小滿舉著塑料瓶,螢火蟲的光暈在她瞳孔里跳躍。三只、五只、十只...黑暗中忽明忽暗的光點漸漸連成星河。蘇晚晴想起父親日記里的話:"螢火蟲是會發光的靈魂,只在純凈的地方停留。"
晨光熹微時,蘇晚晴坐在天井里修復那方青花筆洗。露水順著瓦檐滴在苔痕上,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突然變得清晰可見。那些層層疊疊的綠色不是雜質,而是時光寫就的詩行。當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時,她終于看清釉色下隱藏的蓮紋——原來最珍貴的釉彩不是來自窯火,而是歲月沉淀的饋贈。
陸修遠送來新采的紫云英時,蘇晚晴正在教小滿用毛筆在宣紙上臨摹。墨汁在紙上暈染開來的樣子,像極了天井里蔓延的苔痕。"阿婆說這是'地衣',"小女孩指著墻角的綠色絨毯,"爸爸說和筆洗上的花紋一樣。"
風掠過晾曬的宣紙,帶著紫云英的清香和遠處的炊煙。蘇晚晴望著女兒專注的側臉,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渾濁的眼睛。那些未說出口的話,那些被時光帶走的約定,都化作青瓷上的苔痕,在某個清晨與朝陽達成和解。
暮春的細雨裹著紫云英的香氣,陸修遠站在田埂上,看著蘇晚晴蹲在花叢中尋找什么。十七歲的少女總愛穿著鵝黃連衣裙,在這片開滿紫色的海洋里奔跑,裙擺沾滿露水也渾然不覺。
"要幫忙嗎?"他的聲音驚飛了稻田里的白鷺。蘇晚晴直起身,沾著花瓣的手在風中揮舞:"我在找玻璃彈珠!你說埋在花種下面的..."
話沒說完就被陸修遠打斷。他摘下眼鏡擦拭水霧,從口袋里掏出個褪色的鐵盒。"其實去年秋天我就找到了,"少年指尖撫過盒蓋上歪歪扭扭刻著的"1997","每次花開我都來看看。"
蘇晚晴的眼眶突然發熱。那個裝著玻璃彈珠的鐵盒,本該在十二歲那年被他們永遠埋葬。此刻隔著二十年光陰,銹跡斑斑的盒蓋里,七顆彈珠正映著紫云英的殘影。
"你看這個,"陸修遠指著彈珠上的裂紋,"和你修復的青花筆洗上的冰裂紋一模一樣。"暮色漸濃,天邊的火燒云染紅了整片花田。蘇晚晴忽然明白,有些裂痕不是缺陷,而是時光走過的印記。
遠處傳來悠揚的評彈聲,混著潺潺的流水聲。陸修遠將鐵盒輕輕放進她手中,指腹的溫度讓她想起修復古瓷時觸摸胎釉的感覺。"要不要試試看?"他遞來美工刀,"把這些彈珠做成釉料添加劑。"
蘇晚晴望著夕陽下的花海,忽然想起父親日記里的話:"真正的修復不是掩蓋傷痕,而是讓時間成為最美的釉色。"她笑著接過美工刀,金屬與玻璃摩擦的聲響驚醒了沉睡的夜鶯。
當第一顆彈珠嵌入瓷胎時,紫云英的最后一抹紫色正消散在暮色中。陸修遠點燃一支煙,火星在黑暗中明滅:"那年你說想當文物修復師,我笑你傻氣。"
"現在輪到我笑話你了。"蘇晚晴將調配好的釉料倒入模具,"明明是個植物學家,偏要研究古瓷。"
煙頭在夜風中倏然熄滅,陸修遠轉身時,他身后的紫云英田已化作流淌的星河。蘇晚晴看著他走向實驗室的方向,月光勾勒出他白大褂下若隱若現的肩胛骨。這一刻她忽然懂得,有些陪伴注定要穿越時空才能圓滿。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