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夕陽
作者:安泰祥
第一章 銀色巨龍——落日大道降臨
2120年6月22日,一個被載入人類史冊的日子。
廣州白云山腳下,落日大道的起點處,一場前所未有的通車儀式正在舉行。來自197個國家的領導人齊聚于此,他們的車隊排成一條長達數公里的長龍,緩緩駛向主會場。
空中,無數的無人機盤旋,實時直播著這場盛況。地面上,成千上萬的民眾舉著各國的國旗,歡呼聲此起彼伏。他們中有人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么多國家的領導人同框,有人則是為了見證這條象征和平的道路正式通車的這一刻。
落日大道的起點是一道巨大的拱門,拱門上鑲嵌著用各國文字書寫的“和平”二字。拱門之后,是一條由無數六邊形板塊拼接而成的銀色長龍,它像一條巨龍般盤旋在城市之上,延伸向遠方。這條道路采用了最先進的磁懸浮技術,能夠讓載具在地面上懸浮行駛,同時通過精確的計算,讓行駛者始終能夠看到落日的美景。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隨著聲音響起,會場陷入了短暫的寂靜。站在主講臺上的,是聯合國秘書長樂芙蘭。她的聲音通過全息投影傳遍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四十年前的今天,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四十年后的今天,我們終于完成了這項偉大的工程——落日大道。它不僅僅是一條道路,更是人類對和平的永恒承諾。”樂芙蘭的聲音回蕩在會場上空,無數的掌聲和歡呼聲隨之響起。
我站在會場的邊緣,望著眼前這一切,心中涌動著難以言喻的情感。作為一名初級工程師,我親眼見證了了落日大道——中國段的設計與建造,親眼見證它從圖紙變成現實。而現在,它終于要正式通車了。
落日大道的三條道路如同三條巨龍,一條從北回歸線上的廣州出發,沿著北回歸線環繞一圈;第兩條道路從赤道上的新加坡出發,沿著赤道環繞一圈;第三條道路從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出發,沿著南回歸線環繞一圈,這三條線路在空中交織成一個巨大的環形,將世界各地緊緊相連。
落日大道的宏偉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晚上我在入住的酒店望去,這條懸浮在空中的銀色長龍仿佛一條巨龍盤旋在城市之上,它的身軀由無數六邊形的金屬板塊組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每個板塊都像是夜空中的一顆星辰,彼此相連,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壯麗的整體。道路懸浮在離地面約三百米的高度,下方是廣州繁華的城市景象。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但在這條懸浮大道的映襯下,一切都顯得渺小而寧靜。大道的兩側,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綠化帶,種植著各種熱帶植物,它們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經過的車輛致敬。大道的路面采用了一種特殊的納米材料,不僅能夠承受巨大的重量,還能根據光線的變化自動調節亮度。在陽光直射時,路面會呈現出一種淡金色的光澤,仿佛一條流動的銀河;而在夜晚,路面則會發出柔和的藍光,將整個道路籠罩在一片神秘的藍色光輝中。
站在拱門下仰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道向遠方延伸,穿過城市,越過山川,最終消失在天際。它不僅僅是一條道路,更是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象征著人類對和平的不懈追求。
此時,陽光正好,微風拂面,落日大道在廣州的天空中熠熠生輝,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人類終于走出了戰爭的陰影,迎來了一個和平與繁榮的新時代。
第二章 追逐落日的航班啟程
夏至的廣州,傍晚的空氣里還帶著一絲暖意。
我站在廣州白云山下的落日大道起點,望著眼前這條懸浮在空中的銀色長龍。伊芙琳穿著一襲白色連衣裙,長發隨風輕揚,她的眼睛里閃爍著對未知旅程的期待。
“準備好了嗎?”我輕聲問道。伊芙琳點點頭,挽住我的手臂。我們走進了一輛全透明的懸浮載具,這是一輛專門為情侶設計的雙人座艙。艙門自動關閉,座椅緩緩調整到最舒適的姿勢。我注意到艙壁上有一排觸控屏幕,顯示著實時的飛行數據和窗外的景色。
“倒計時開始。”柔和的女聲響起。“3...2...1...”隨著倒計時結束,載具輕輕震動,緩緩升空。我感覺到輕微的失重感,伊芙琳的手心微微出汗,她緊緊握住了我的手。
“真奇妙......”伊芙琳輕聲說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載具開始加速,窗外的景色迅速后退。廣州的夜景在我眼前鋪展開來,珠江兩岸的燈光如同繁星墜落,與懸浮大道的藍色光輝交相輝映。
我能感受到伊芙琳的呼吸變得輕快,她靠在我的肩上,低聲說:“這比我想像的還要美。”隨著高度的增加,空氣逐漸稀薄,但艙內的環境始終保持舒適。
窗外的景色從繁華的城市變成了繁星點點的夜空。
“看那邊!”伊芙琳突然指著舷窗外的一片星空。我轉頭望去,只見無數的流星劃過天際,像是有人在夜空中潑灑了一瓶閃爍的星塵。這并不是自然的流星雨,而是落日大道在運行時產生的特殊現象——當載具以極快的速度穿越大氣層時,會與大氣摩擦產生微弱的光點,形成人工流星雨。
“這是......”伊芙琳的聲音有些顫抖,“這是專門為情侶準備的浪漫禮物嗎?”
我笑著搖搖頭:“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載具繼續加速,窗外的星空開始變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璀璨的銀河。我能看到銀河中的星云如同綻放的花朵,星辰如同撒落的珍珠。伊芙琳靠在我的肩上,輕聲說:“這一刻,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做夢。”
不久眼前的夜空漸漸地被那冉冉升起的紅日所吞噬,這就像是日出,只不過這次太陽從西邊升起。
“速度已匹配。”懸浮載具冷峻地告訴了我們。
“乘客您好,我們已經和落日的速度相匹配。”
“太陽從西邊升起......”伊芙琳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驚訝與疑惑。我輕輕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微微顫抖的指尖。“這是正常的,”我解釋道,“因為我們正在追趕夕陽,我們的路線是從廣州出發,向西行駛,經過印度洋沿岸,沿著北回歸線環繞地球一圈。世界上最美的夕陽永遠映照在我們的眼前。”
伊芙琳若有所思地望著窗外那輪緩緩升起的紅日,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她的發梢上,仿佛為她戴上了一頂金色的皇冠。她的臉龐被陽光映照得通紅,像是害羞一般。
磁懸浮載具繼續平穩地向前行駛,我們逐漸離開了廣州的市區,進入了廣闊的平原。伊芙琳的目光被窗外的景色吸引,她指著遠處說道:“看!那是什么?”
我順著她的手指望去,只見遠處的天空中漂浮著幾朵白云,陽光穿透云層,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伊芙琳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這太神奇了!我好像在做夢一樣......”
載具的懸浮系統發出輕微的嗡鳴聲,平穩地行駛在懸浮軌道上。我們穿過了印度洋沿岸的熱帶雨林,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水汽和植物的清香。伊芙琳忍不住打開車窗,讓微風拂過她的面龐。“小心點,”我提醒道,“這里的濕度很大,你的頭發可能會被吹濕。”
伊芙琳笑著點點頭,但她的眼睛依然緊緊盯著窗外的景色。遠處的海平面上,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仿佛鋪就了一條金色的道路。磁懸浮載具開始逐漸進入迪拜的沙漠地區。窗外的景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茂密的植被逐漸被金黃色的沙丘取代。
伊芙琳驚嘆道:“這里的沙漠好遼闊!”
“是啊,”我回答道,“迪拜的沙漠幾乎占據了整個半島。不過別擔心,我們的懸浮軌道就在這片沙漠中穿行,非常安全。”
伊芙琳的目光被遠處的天際吸引,她指著天邊說道:“看!那是什么?”我順著她的指尖望去,只見天邊一輪紅日將哈利法塔映地通紅,使其主塔變成世界上最大的火苗。
伊芙琳的眼睛亮了起來,她拉著我的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座城市。磁懸浮載具平穩地停在迪拜市中心的一個巨大廣場上,廣場上停留著數十架磁懸浮載具,它們來自世界各地。艙門自動打開,一陣溫暖的晚風迎面吹來,帶著沙漠特有的干燥氣息。
伊芙琳小心翼翼地邁出艙門,她的白色連衣裙在風中輕輕飄揚。廣場上的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他們似乎對我們的到來并不感到意外。伊芙琳轉頭看向我,眼中充滿了疑惑:“為什么他們好像都知道我們會來?”我指著廣場中央的那座巨大的拱門,它與廣州白云山下的拱門遙遙相對。
“因為落日大道連接著廣州和迪拜,每個經過這里的人,都會被記錄。”伊芙琳的眼睛亮了起來,她拉著我的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座城市。
我們漫步在廣場上,夜市的攤位已經支起,香氣四溢的中東美食和色彩斑斕的裝飾品吸引了我們的注意。街頭藝人彈著烏德琴,唱著悠揚的阿拉伯歌曲,伊芙琳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
“這里的空氣好干燥......”她感嘆道,“廣州的夏天雖然也很熱,但這里的感覺完全不同。”我牽著她的手,指向遠處的天際。
“看,那邊就是落日大道的下一站。”伊芙琳順著我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天邊一輪紅日正在緩緩落下,與廣州的落日遙相呼應。這一刻,她終于明白了我們旅程的意義,更是落日大道修建的意義——我們不僅僅是在追逐落日,更是在追逐許多個世界之間的連接點。
“這真是一次不可思議的旅程......”她低聲說道,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待。
次年,我成為了非洲線路修護的中方工程師之一。年中我接到了特級工程師熬興的一通電話。
“即將前往剛果金的修復中心修復赤道線。屬于紅色級別事項,必須執行!”
第三章 不僅僅是修護工程,更是國家博弈
由于非洲地區較為落后的科技發展與基建水平,赤道線非洲段的質量相較另外兩條線路有明顯的差距。雖然非洲段的修建由非洲各國與聯合國集體出資,但受限于惡劣天氣與工程設備的落后,道路修建依然不盡如人意。
“明天就要去剛果金了嗎?”伊芙琳問道,“沒錯,任務比較嚴峻。”我整理著自己的行李。
“我可以跟著去嗎?”伊芙琳蹲到我的面前,像小貓一樣乞求著我。
“這次絕對不行,”我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這次任務是聯合國委派的,出發人員都需要嚴格的核對,你連從家門口乘坐專車的機會都沒有,而且非洲絕對不是你想象中的動物世界。”伊芙琳低著頭,咬著嘴唇,眼中閃過一絲失望。我知道她一直對我的工作充滿好奇,但也明白非洲的環境不適合她。
22世紀的非洲依舊非常落后,以埃及為首的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北非國家加入了富裕的中東集團,并在邊境修建了隔離墻,以防止中非的貧苦難民入境。而處于最南端的南非,盡管曾是非洲最耀眼的那顆鉆石,但卻早已日落西山,難以扶助如此之多的難兄難弟。因此,非洲的地區貧富差距極大,靠近非洲中部的國家更是首當其沖,國民的溫飽依舊是大難題。
次日清晨,我整理好行裝,從家門出發。伊芙琳站在門口,手里握著一個精致的便當盒,眼神中透露出不舍與擔憂。
“路上小心,”她輕聲說道,“我會在這里等你回來。”
我點點頭,接過便當盒,感受到她手心傳來的溫度。懸浮載具已經停在門前的懸浮軌道上,發出輕微的嗡鳴聲。我登上載具,透過車窗望著伊芙琳的身影漸漸變小,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
“今天我們將前往剛果金的首都金沙薩,”隊長熬興清了清咽喉的痰,“和十個國家的工程師代表團會面,商討這次的修復方案。”
懸浮載具緩緩啟動,向著遙遠非洲行駛。窗外的景色逐漸從繁華的城市漸漸轉變為一片片貧瘠的土地,偶爾可以看到一些破舊的建筑和簡陋的集市。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可能是工業廢氣和熱帶植物混合的味道。
“這里的環境比廣州糟糕多了,”伊芙琳的聲音突然在腦海中響起,這樣的景色差別使我的心里不免有些不悅的情緒。
懸浮載具繼續行駛,我們穿過一片茂密的熱帶雨林,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赤道線上,映照出一道道金色的光斑。
然而,這些美景背后,卻是無數未解決的問題。赤道線的非洲段的修建質量與水平遠不及另外兩條線路。聯合國雖然出資一半費用修建,但剩下的一半費用對于這些落后國家來說也是天文數字,連本國溫飽都解決不了的地區何談精神建設。
“前方即將到達金沙薩,”懸浮載具的聲音再次響起,“請系好安全帶,準備降落。”
我望著窗外,遠處的天際線逐漸清晰。金沙薩的建筑顯得破舊而雜亂,街道上人來人往,但缺乏現代化的設施。懸浮載具緩緩降落在修復中心的懸浮軌道上,艙門自動打開。
走出載具,一陣灼熱的風撲面而來,帶著熱帶特有的潮濕氣息。我看到十個國家的工程師代表們已經等候在修復中心的大廳里,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卻因為同一個目標而聚集在一起。
“這位是中方工程師代表熬興,”聯合國特派團的負責人斯維因介紹道,“中方工程師是完成這次修復任務的重要一環。”
“過獎了。”隊長熬興點點頭,環視著大廳里的每一個人。歐美工程師的目光并沒有看向我們,反而是用一種輕視的態度對待。非洲各國的工程師則以笑容相迎。懸浮載具的聲音再次響起,提醒我任務的緊迫性。我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向修復中心的大門。
各國工程師代表圍坐在修復中心的大廳里,氣氛略顯緊張。大廳的墻壁上掛著巨大的全息投影,顯示著赤道線非洲段的受損情況和修復計劃。我注意到歐美工程師們的眼神中帶著一絲不耐煩,尤其是一位美國工程師,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全息終端,仿佛在暗示我們這次的任務毫無意義。
斯維因簡單介紹了各國代表后,修復中心的主工程師開始講解修復方案。他用全息投影展示了一張張數據圖,詳細說明了赤道線非洲段的現狀和需要修復的重點區域。然而,美國工程師始終保持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時不時發出冷笑,甚至在討論中打斷主工程師的發言。
“這些數據也太樂觀了吧?”美國工程師蘭博冷笑著說道,他的聲音帶著明顯的不屑,“你們真的以為在這樣的環境下,用這些破舊的設備就能完成修復?恕我直言,這簡直是浪費時間和資源。”
主工程師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對方會如此直接地質疑。大廳里安靜了幾秒鐘,我看到非洲工程師們有些失望,他們的笑容逐漸褪去,眼神中多了幾分黯淡。
“蘭博先生,”我開口說道,語氣盡量保持平和,“我們中方團隊在修復赤道線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雖然非洲的環境確實艱苦,但我們相信,只要各國通力合作,修復任務是完全可行的。”蘭博轉過頭,目光挑釁地盯著我。
“哦?中方團隊?你們能帶來什么?來宣揚你們那一套假惺惺的和平共處嗎?等工程開始的時候,可別耐不住炎熱躲起來哦,偽善的黃種人。”
在場的西方代表的臉上都掛著些高傲的眼神。我感到一股怒氣涌上心頭,但強忍著沒有表露出來。隊長熬興在我旁邊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不要沖動。
“蘭博先生,”熬興沉穩地開口,“我們深知非洲段的赤道線質量存在問題,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更加緊密的合作來解決這些困難。環境固然惡劣,但不代表我們不能高效地完成任務。中國人都是吃苦耐勞的。”
蘭博冷笑一聲,轉過頭繼續操作他的全息終端,仿佛在說:“隨便你們。”
大廳里的氣氛變得有些尷尬,但我注意到非洲各國的工程師們一直在認真傾聽,甚至有人在全息投影上標注了一些關鍵點,試圖提出自己的建議。
“各位,”斯維因站了起來,打破了沉默,“我們的時間非常有限,赤道線的修復刻不容緩。我希望我們可以放下偏見,專注于如何共同完成這次任務。”
蘭博依舊不為所動,他站起身,走到全息投影前,指著幾個關鍵區域說道:“如果你們真的想完成任務,那就必須采用我們的技術標準。否則,這次修復工作只會是徒勞無功。”
我深吸一口氣,環視著大廳里的每一個人。非洲工程師們的目光中帶著期待,但西方工程師們卻普遍表現出不耐煩。我知道,由于三戰中,世界各強國都為著瓜分弱國而加入這場毫無人性的饕餮盛宴中,而中國所持的中立態度使參戰國家都產生了鄙夷之情,認為中國只不過是在經營和平共處的對外立場,這使得戰后國際事務中,中方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蘭博先生,”我站起身,語氣依然平和,“中方團隊愿意學習各國的先進技術,但我們更希望這次修復工作能夠兼顧實際可行性和預算限制。畢竟,赤道線的修復不僅僅是為了技術上的完美,更是為了非洲地區的實際需求。”
蘭博轉過頭,眼神中帶著一絲輕蔑。“你們中方工程師總是喜歡用大話來掩飾自己的無能。如果沒有我們美國的技術支持,你們連一條像樣的赤道線都修不好。”
我感受到大廳里的空氣變得凝滯,但熬興突然站了起來,打斷了蘭博的嘲諷。
“蘭博先生,”他的聲音沉穩有力,“中方團隊在赤道線的修復工作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不需要用你們的技術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我們愿意為了非洲的未來,與各國共同合作。”
蘭博冷哼一聲,沒有再回應,而是轉身走向了大廳的角落,獨自操作著自己的設備。我注意到他的動作中帶著一絲傲慢,仿佛在說:“隨你們折騰吧。”
非洲各國的工程師們紛紛點頭,表示支持中方團隊的建議。他們的眼神中帶著感激,甚至有人主動走過來與我們握手,表示希望可以合作順利。
“謝謝你們的理解,”我微笑著說道,“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完成這次修復任務。”然而,我知道這次的任務并不簡單。西方工程師的傲慢和不合作態度,可能會成為修復工作的一大阻礙。但既然已經來到這里,就只能全力以赴。
我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向討論區,準備與各國代表詳細商討修復方案。我回頭望了一眼角落里的蘭博,他的背影顯得格外高傲。
炎熱的夏季,非洲剛果金的陽光如同火烤一般炙熱。中方工程師團隊沒有被這樣的環境嚇倒,而是選擇深入施工現場,實地監察工程進度。
隊長熬興帶領著團隊成員,頂著烈日,穿梭在赤道線修復工程的各個站點之間。我們不僅要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還要與當地工程隊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
“這里的氣溫太高了,設備的損耗比預想的要快。”熬興一邊擦著額頭的汗水,一邊對當地的工程師說道,“我們需要調整維護周期,確保修復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當地工程師感激地點點頭,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回應道:“謝謝你們。”
中方團隊的這種務實態度,讓許多西方工程師感到意外。尤其是美國代表蘭博,他原本對我們的能力嗤之以鼻,但看到我們不顧炎熱的天氣,堅持在一線工作,他的態度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中方團隊每天都會將實地監察的數據整理出來,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這些數據詳盡且具有針對性,甚至讓蘭博不得不承認,中方團隊的誠懇遠超他的預期。
一天,蘭博主動找到我,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你們的數據看起來很專業,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們的維護方案?”我微笑著將方案遞給他:“這是我們中方團隊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蘭博仔細閱讀了幾分鐘后,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敬意:“你們的方案確實考慮到了很多實際問題,比我之前見過的任何一個提案都更全面。”
我注意到,蘭博的語氣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傲慢。他開始主動向中方團隊分享一些技術細節,甚至在私下里與我們交流非洲段赤道線的具體問題。
一周后,例行的工程會議如期召開。這次會議,蘭博的態度明顯不同了。他不再是那個冷嘲熱諷的傲慢代表,而是認真地聽取了中方團隊提出的修復方案,并主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方的實地監察數據非常詳細,”蘭博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真誠,“你們的方案考慮到了很多實際問題,值得我們學習。”
聽到這句話,我愣了一下,但熬興卻微笑著回應:“這是我們中方團隊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議結束后,蘭博走到我面前,主動伸出手:“對不起,之前的偏見是我的錯誤。作為地球人,我們都應該為非洲的未來盡一份力。”
我感到有些意外,但還是握住了他的手:“我們中方團隊也希望能與各國代表合作,共同完成這項有意義的任務。”
這一刻,我明白,中方團隊的努力不僅是為了完成修復任務,更是為了打破國際間的偏見與隔閡。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美方代表的態度漸漸轉變,西方陣營的其他代表也對我們刮目相看。
修復赤道線的工作變得更加順利,非洲各國的工程師們臉上也露出了更多的笑容。然而,我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前方的路依然充滿挑戰,但只要我們堅持初心,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第四章 難以修復的不僅是線路更是破碎的心
在剛果金的修復工程中,我們不僅關注著赤道線的修復進度,也逐漸發現了當地居民生活的真實困境。
那是一個炎熱的午后,我與熬興隊長一起去施工現場檢查設備。路過修復中心的餐廳時,我注意到幾個瘦小的身影正在翻找垃圾桶。他們動作熟練,像是每天都在做這件事。
我的心猛地揪了一下,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群當地的居民,他們正在垃圾桶里尋找食物殘渣。
“你們在做什么?”我用當地語言問道。一個年輕的母親抬起頭,眼神中帶著疲憊和無奈。
“旱季來了,莊稼收成不好。我們家里的男人被政府強行編入了工程隊,每天都得在工地干活,根本顧不上家里的事情。我們只能靠翻找這些殘渣填飽肚子。”
我蹲下身,看著她手中握著的一把玉米碎屑,心里五味雜陳。現如今多數國家的主糧早以通過迅速催熟技術達到一個月豐收使我們食物緊缺的問題不可能存在,但這些落后國家竟依然采用傳統的農耕來解決溫飽。
她告訴我,自從聯合國要求加快赤道線的建造進度后,非洲各國政府都加大了工程隊的招募力度。大部分青壯年男性都被迫加入工程隊,從事最繁重的體力勞動,而他們的家人則被留在家中,面對饑餓和貧困的威脅。
“我們不敢反抗,”她低聲說,“如果我們不配合,就會被懲罰。”
我的心沉重起來。非洲各國政府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聯合國的要求,也是為了本國的發展,只有達到聯合國的委派任務,他們才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援助。修復赤道線的初衷是幫助世界各國重建文明,但我從沒想過在這光芒的背后,卻隱藏著如此深重的苦難。
中方團隊雖然在努力推動工程進度,但面對這種隱形的壓迫,我們似乎也無能為力。回到修復中心后,我將這件事告訴了熬興隊長。他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們不僅要完成修復任務,也要盡可能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從那天起,中方團隊開始在修復中心設立了一個臨時的援助點,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些基本的食物和醫療幫助。我們還與當地社區的負責人溝通,希望能夠為那些被強征入工程隊的居民爭取一些更好的待遇。
然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非洲的赤道線修復工程背后,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到國際政治、經濟壓力以及地方治理的諸多因素。我們中方團隊的力量雖然有限,但我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這里的居民帶來一絲希望。在這個炎熱的非洲夏天,我們不僅要修復赤道線,更要修復這片土地上破碎的生活。
晚上,我回到宿舍,打開全息影像設備,與遠在地球另一邊的伊芙琳進行了通話。
她的影像出現在我面前,清晰得仿佛她就站在我面前一樣。伊芙琳穿著她最喜歡的白色連衣裙,頭發隨意地披在肩上,臉上帶著溫柔的微笑。
“今天過得怎么樣?”她問道,聲音里帶著一絲關切。
我把這幾天的見聞告訴她,尤其是今天在修復中心外看到的那一幕。伊芙琳的表情漸漸變得嚴肅起來,她的眼神中閃爍著同情和擔憂。
“真的很辛苦嗎?”她輕聲問道。
我點點頭,聲音有些低沉:“是的,他們每天都在為生存掙扎。男人被強行編入工程隊,干著最累的活,而女人和孩子只能靠翻找垃圾桶里的殘渣度日。聯合國的要求讓非洲各國加快了工程進度,但這也讓普通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伊芙琳的手輕輕放在全息屏幕上,仿佛想觸碰到我:“你們在那邊做了些什么?”
“我們設立了臨時的援助點,提供一些食物和醫療幫助。但這些只是杯水車薪,真正的問題在于工程背后的壓迫和剝削。”我嘆了口氣,“有時候我覺得,他們現在的處境比起赤道線的修復任務更加艱難。”
伊芙琳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別讓自己也陷入困境。非洲的情況確實很復雜,但你們盡力就好。”
我看著她的影像,心里涌起一陣溫暖:“我會的。”
掛斷通話后,我站在宿舍的陽臺上,望著窗外的星空。非洲的夜晚雖然炎熱,但星空卻格外明亮。
第五章 熱烈的非洲熱浪永不停息
五個月后的夜晚,修復中心的廣場上燈火通明,各國工程師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廣場中央搭起了一個臨時舞臺,各國團隊輪流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整個現場洋溢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團結與溫暖。
中方團隊首先登場,他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舞獅表演。金黃的獅子在舞臺上翻騰跳躍,鑼鼓聲震耳欲聾,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巴西團隊則用熱情奔放的桑巴舞點燃了現場的氣氛,所有人都忍不住跟著節拍搖擺。各國工程師不僅在工作中相互協作,還在聯歡儀式上展現了各自的文化特色。
餐桌上擺滿了各國帶來的美食:印度的咖喱、意大利的披薩、墨西哥的玉米卷、日本的壽司,還有中國的烤鴨和非洲當地的特色菜肴。大家圍坐在一起,互相品嘗,交流心得,仿佛在舉辦一場小型的“世界美食節”。
空氣中彌漫著歡聲笑語,完全沒有了最初彼此之間的偏見和隔閡。中方團隊的努力不僅贏得了國際同行的尊重,更在修復赤道線的過程中展現了地球文明的團結與互助。聯合國派出的各國工程師們,通過這段時間的朝夕相處,逐漸打破了對彼此的成見。我們互相交流技術經驗,分享文化故事,甚至在閑暇時一起探討如何幫助非洲的未來。
廣場上,斯維因正在致辭,他的聲音充滿了感激之情:“感謝各位工程師的努力,你們不僅修復了赤道線,更修復了我們之間的信任。非洲的明天,需要你們的幫助,也需要你們的理解。”
我看著周圍各國工程師的笑臉,心里涌起一陣暖意。尤其是蘭博,他主動走到我身邊,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們的團隊真的很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就在聯歡儀式的第二天,各國團隊決定在回國前再為當地做些實事。我們聯合其他國家的工程師,利用修復任務結束后剩余的材料和技術,幫助當地修建了一些基礎設施,包括簡易的道路和供水系統。同時,我們還協助建造了抗干旱的農業大棚,希望能為當地居民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
然而,就在我們準備離開的最后一天,一種深深的不舍感涌上心頭。站在修復中心的門口,望著遠處的非洲大地,我忍不住回頭看向那些即將留在這里的人們。他們的眼神中依然帶著疲憊,但也有了一絲希望的光芒。
“我們會盡力的。”我低聲自語,心中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擔憂與同情。非洲的赤道線修復任務雖然完成了,但這片土地上的苦難并未完全消除。我們能做的,或許只是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希望的大門,真正的改變,還需要更多時間、更多努力。
夕陽下,我站在宿舍的窗前,望著廣闊無垠的非洲草原,各色生物在遠處遵循著他們的那一套生存原則。這片土地似乎自古以來就與世無爭,歡迎其他大陸的人們前來觸摸這份淳樸的野性,但他們過于淳樸,反而遭受了數百年來的不公遭遇。
我知道,前方的路依然艱難,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這片象征著人類原始文明土地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