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學》2023第2期目錄
步履
觀音 鐘 芩
長江與“肉身佛” (創(chuàng)作談) 鐘 芩
短篇小說
鳴兒 磨 粉
梧桐樹 吳克敬
幸福村 古 琴
中篇小說
一個春天 楊曉升
初聲
書簽 霍龍龍
散文
空濛之淵·河底金砂 潔 塵
一晃經年 劉 婷
壺山的底色(外一篇) 石國平
視野
名家的小小說寫作(三則) 楊曉敏
專欄
史詩般的構思,獨具一格的敘述 寶音達
從“我”出發(fā)、自然療愈、鄉(xiāng)村建設與回歸日常 馬明高
漢詩
每一次,懷疑都在那里(組詩) 楊鐵軍
我的追求已經是“骰子一擲” 楊鐵軍 張二棍
小小說
小人物肖三 劉立勤
圖紙 許心龍
逃跑的月季 胡 炎
浪漫的晚餐 劉欽麗
矮爹教子 宋以柱
滿堂的愿望 田光明
非虛構
京郊租房記 韓振遠
卷首語
愛是一門需要畢生學習的進修課,可惜在明空早年的課程表里,偏偏缺失了。原因無他,明空是個留守兒童。小說《觀音》卻也不是要探討這個群體的心理問題,只是用明晰的文字坦露,恰恰有這么一個年輕人,他幾乎拼盡所有力氣,只為找尋母親和愛。倒不必引出弗洛姆的話,談論什么“愛是對人類存在問題唯一明智而合理的答案”,在小說家用信念建起的一方王國里,她更關心的是具體的個人,熱衷用足夠多的沖擊去檢驗一段具體的生命。現(xiàn)在,明空這個正在成長的孩子遇到了困境。得虧有一座近似托兒所的廟宇供他們修身,養(yǎng)性。或者說,全靠了作家的細膩鋪排,那些郁結才不至于成為生命不可承受的重負。盡管小小年紀經歷了那么多變故,他仍然還有愛的能力。他在用并不強壯的肩膀扛起命運。小說的迷人之處正在這里,作家用近乎慈悲的體貼講述,如何讓明空得到救贖,讓他成為他自己。
《鳴兒》寫得自然輕盈。勞作的苦重,家庭的困厄,內心的屈辱和憤怒,他也表現(xiàn),更多的筆墨卻專注在幾近細碎的事物,在那清寂的光輝里,還有父親的溫暖,在黑暗的空曠中,還有悠揚的鳥鳴回旋。《鳴兒》像極了散文詩,卻又沒有過分的抒情,始終有一種向上的情感在積聚,箍斂,那不是對父親的簡單謳歌,他知道怎么用最經濟的手段,用最合適的句子,抓住時間和記憶,最終完成的,不止有對父親的懷念,還有日常的奇跡。
“一個在人生的正面以自律、嚴謹和秩序要求自己的人”,怎么會和太宰治有了緣分?說到底還是他的作品引發(fā)了她的共鳴。《空濛之淵·河底金砂》無意在愛憎分明的極端情感中作出選擇,她只是為他的作品牽引,那些松動的碎片,抽離或垮坍的瞬間,仿若一泓深潭,空濛之淵,“印出了所有人內心深處不敢示人的隱秘景象”。斜陽如同碎金撒向河底,給一切都蒙上幾許懷舊溫情,哪怕是決絕沖入河中的縱身一躍。看似纖弱、柔美的書寫,總有股不安的力量。存在的本質是什么?那些復雜的況味,似乎正在怯弱和勇敢之間變幻,在幽暗和明亮中交混浮沉。去三鷹,不是找尋舊夢,她循著太宰治的遺存,重新感受,體味人生的波詭云譎。“在文明迭變所彌生的縫隙之中,是人心愈合著文明的傷口。”《一晃經年》寫村落變遷,也寫家族往事,在模糊的喧鬧與寥落的心跡之間,作家總能發(fā)現(xiàn)真實、平凡、純粹的事物。她在提問,也在喟嘆。她像一個梳理舊物的檔案員,往昔顧不上追憶,只是迫不及待清洗,好像意義和思考就能自動呈現(xiàn)。
尋找安身之處,而且是在京郊,那里的生活又會有怎樣的不同?普普通通卻又烙滿時間痕跡的建筑,打牌老者的京腔京韻,還有朝著地鐵口飛奔的年輕人,平常的幾則對談,隨意截取的幾段場景,《京郊租房記》兜兜轉轉,點染出一幅急遽變化的時代側影。傳說中的拆遷遲遲沒有等來,但隆隆駛過的車流,已然裹挾了每一個人。文章如同一場隨興而至的遠行,眼前的事物,他如實記錄,湛藍的天空,甚至是內心的起伏,他也滿懷熱情。(克海)
來源:山西文學
https://mp.weixin.qq.com/s/kJ5oE9gZkcoEri61yHbY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