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袁竹長篇小說《東升》窺探新世紀中國工業文學的蛻變與強音
李櫟
引言:時代浪潮下的工業文學新篇
新世紀,全球化、市場經濟與科技革命重塑世界,中國工業文學迎來深刻變革。在這一進程中,工業文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其敘事方式、主題內涵都在時代的洗禮下發生著蛻變。從新文化運動時期茅盾的《子夜》,到新中國成立后的《乘風破浪》《百煉成鋼》,再到改革開放后的《喬廠長上任記》《沉重的翅膀》,工業文學始終緊扣時代脈搏,記錄著中國工業發展的歷程。然而,隨著時代的推進,工業文學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商業化、低俗化傾向,文學深度和內涵被削弱。但與此同時,加入 WTO 后的中國制造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國企改革、民營經濟發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以及新興科技產業崛起,又為工業文學賦予了新的使命,使其開始深入挖掘工業文明的深層內涵,探討工業發展與人類命運、社會進步、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的關系。
在這場工業文學的敘事革新中,袁竹的《東升》橫空出世。這部在《中國作家網》原創版“長篇連載”欄目發表的作品,以其獨特視角、深刻思想內涵和創新敘事手法,成為新世紀中國工業文學的典范之作,為工業文學的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值得我們深入剖析與探討 。
一、中國工業文學的發展脈絡
中國工業文學的發展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與時代的脈搏同頻共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展現出獨特的風貌與內涵,成為記錄中國工業發展歷程的生動篇章。
新文化運動時期,工業文明的種子在中國大地悄然萌芽,中國工業文學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嶄露頭角。茅盾的《子夜》便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這部作品以 20 世紀 30 年代的上海為背景,猶如一幅宏大而細膩的社會畫卷,生動地描繪了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艱難掙扎的困境。小說中,吳蓀甫等民族資產階級試圖通過發展工業實現國家富強,但在強大的外部勢力和復雜的國內環境面前,他們的努力顯得蒼白無力,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子夜》不僅深刻剖析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與妥協,展現了工人階級的苦難與抗爭,還通過對金融市場、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細致描寫,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的種種問題,成為研究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珍貴史料,也為中國工業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迎來了大規模工業化建設的高潮,工業文學也隨之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草明的《乘風破浪》、艾蕪的《百煉成鋼》等作品如同一首首激昂的贊歌,熱情洋溢地描繪了工人階級為實現國家工業化而拼搏奮斗的壯麗畫卷。《乘風破浪》以東北某鋼鐵廠為背景,塑造了一群充滿朝氣和干勁的工人形象,他們在生產建設中不畏困難,勇于創新,展現了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百煉成鋼》則聚焦于鋼鐵工人的生活和工作,通過對主人公秦德貴等人物的刻畫,展現了工人階級在艱苦的生產環境中錘煉自己,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的堅定信念。這些作品不僅激勵了當時的人們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也成為了那個時代工業文學的經典之作,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張潔的《沉重的翅膀》等作品敏銳地捕捉到了時代變革的脈搏,成為這一時期工業文學的代表之作。《喬廠長上任記》以喬光樸為主人公,展現了他在改革浪潮中勇挑重擔,對工廠進行大膽改革的故事。喬光樸的形象代表了那個時代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的企業家精神,他的改革舉措和面臨的挑戰反映了當時企業在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機遇。《沉重的翅膀》則以工業體制改革為背景,深入探討了改革過程中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各種矛盾和沖突。小說通過對鄭子云等人物的刻畫,展現了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同時也表達了對改革前景的堅定信心 。這些作品不僅在文學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也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 。
二、《東升》:跌宕劇情展現時代風云
(一)榮耀時刻:5G 基站芯片的閃耀登場
在《東升》中,2019 年的巴塞羅那世界通信大會成為了華勝公司綻放光芒的舞臺。這座充滿浪漫與藝術氣息的城市,因這場全球通信領域的盛會而匯聚了世界的目光。華勝公司的核心高管任林深,自信滿滿地站在展示臺上,仿佛一位即將奏響時代華章的指揮家。他向世界展示的,是華勝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 5G 基站芯片,這一成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瞬間照亮了整個會場。
那一刻,整個會場被華勝公司的光芒所籠罩,掌聲與贊嘆聲此起彼伏。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企業代表以及媒體記者們,都被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芯片所震撼。他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手機,記錄下這一歷史性的時刻。這款芯片的誕生,是華勝公司無數研發人員日夜奮戰、辛勤付出的結晶,也是中國科技企業在通信領域不斷創新、勇攀高峰的有力見證。
這一情節的設置,不僅是華勝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高光時刻,更是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通信領域崛起的生動寫照。它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科技企業在通信領域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標志著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 5G 領域已經占據了領先地位。5G 技術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超高速率、超低延遲和超大連接能力等顯著特點,將對未來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它不僅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體驗,還將推動智能城市、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引擎。華勝公司的 5G 基站芯片,正是這一偉大變革的關鍵驅動力,它將為全球 5G 網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助力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二)危機降臨:美國制裁引發的連鎖風暴
然而,就在華勝公司沉浸在榮耀之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如暴風雨般席卷而來,打破了這美好的局面。美國特工的突然闖入,猶如一記重錘,瞬間將華勝公司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核心研發團隊被扣押,這些懷揣著科技夢想、掌握著核心技術的精英們,成為了美國制裁的犧牲品,公司失去了技術創新的核心力量,研發進程陷入了停滯;海外賬戶凍結,資金鏈的斷裂讓公司無法為研發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猶如干涸的河流無法滋養兩岸的生命;代工廠終止合作,這使得公司的產品生產陷入困境,無法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推向市場,之前的努力似乎都付諸東流,華勝公司陷入了絕境 。
美國的制裁行為并非偶然,而是其在全球科技競爭中采取的一種不正當手段。長期以來,美國在通信技術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對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極為看重。對于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尤其是在 5G 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美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5G 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利益,美國不愿看到中國在這一領域超越自己,為了維護自身在通信技術領域的霸權地位,不惜動用政治力量,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打壓。
這種制裁行為,不僅對華勝公司的正常運營造成了巨大沖擊,也對全球通信產業的供應鏈和市場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從全球供應鏈的角度來看,華勝公司作為全球通信產業的重要一環,其生產和運營依賴于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美國的制裁導致華勝公司與部分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中斷,進而影響到整個供應鏈的穩定運行。許多依賴華勝公司產品和技術的企業,也面臨著生產停滯和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一些小型通信企業,因無法及時獲得華勝公司的芯片和技術支持,不得不暫停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迅速搶占。從市場格局來看,美國的制裁使得全球通信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了變化。原本激烈競爭的市場,由于華勝公司的受限,部分競爭對手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發展機會,而消費者則可能面臨著產品選擇減少、價格上漲等問題。部分國家的通信運營商,因無法采購到華勝公司性價比高的通信設備,只能選擇其他價格更高的產品,這無疑增加了運營成本,最終這些成本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
(三)困境突圍:歐洲之行的希望曙光
面對美國制裁帶來的重重困境,林深和他的團隊并沒有選擇退縮。他們深知,退縮只會讓公司陷入更深的困境,只有勇敢地面對挑戰,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為公司贏得一線生機。于是,林深毅然決定前往歐洲,展開一場充滿未知和挑戰的征程。
在歐洲,林深和他的團隊面臨著諸多困難和質疑。歐洲企業對他們的實力和誠意表示懷疑,擔心與華勝公司合作會帶來潛在的風險。畢竟,美國的制裁猶如一片陰影,籠罩在華勝公司的上空,讓許多企業望而卻步。然而,林深和他的團隊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他們用真誠的態度和專業的素養,向歐洲企業詳細介紹華勝公司的技術實力、產品優勢以及未來發展規劃,展示了華勝公司在通信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強大實力。他們精心準備了詳細的技術資料和案例分析,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歐洲企業了解到華勝公司的 5G 技術不僅先進,而且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他們也積極傾聽歐洲企業的需求和擔憂,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合作方案,以消除歐洲企業的顧慮。針對歐洲企業對技術安全性的擔憂,華勝公司的團隊提出了建立聯合研發實驗室的方案,共同進行技術研發和安全檢測,確保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與歐洲企業的談判過程中,林深和他的團隊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卑不亢,展現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自信和風范。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華勝公司的誠意和決心,最終打動了歐洲企業,成功達成了合作意向 。
林深前往歐洲談判的過程,不僅是他個人智慧和勇氣的體現,更是華勝公司團隊協作精神的生動寫照。在整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研發人員提供技術支持,為談判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他們深入研究歐洲企業的技術需求,針對性地優化產品技術方案;市場人員負責市場調研和分析,為談判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他們詳細了解歐洲通信市場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為合作方案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持;法務人員則確保談判過程的合法性和合規性,為公司保駕護航,仔細審查每一份合同條款,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正是由于團隊成員的團結協作,才使得林深能夠在歐洲之行中取得成功,為公司的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機會 。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公司內部員工在困境中展現出的強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在公司最艱難的時刻,每一位員工都挺身而出,為了公司的生存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研發人員日夜奮戰在實驗室,不斷優化產品性能,提高技術水平,他們廢寢忘食,只為能夠盡快突破技術難題,為公司找到新的出路;銷售團隊奔波于全國各地,積極拓展市場,尋找新的客戶和合作伙伴,他們不辭辛勞,一家一家地拜訪客戶,介紹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后勤保障人員則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為公司的正常運轉提供堅實的后盾,他們默默付出,確保公司的物資供應和辦公環境的正常運行。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團結就是力量” 的真諦,這種團結的力量,不僅是華勝公司戰勝困難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 。
三、精神內涵:科技逐夢與精神傳承的共鳴
(一)科技逐夢:自主研發的執著堅守
在《東升》里,華勝公司遭遇的困境猶如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全方位且極具挑戰性。美國的制裁宛如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其緊緊束縛,使公司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礙。核心研發團隊被扣押,猶如斬斷了公司技術創新的核心命脈,研發進程被迫停滯,那些原本充滿創新活力的實驗室,一時間陷入了死寂;海外賬戶凍結,資金鏈的斷裂讓公司失去了技術研發的 “血液”,無法為研發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許多關鍵的研發項目因缺乏資金而被迫擱置;代工廠終止合作,讓公司的產品生產陷入絕境,無法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推向市場,之前無數個日夜的努力似乎都付諸東流,華勝公司在這重重困境中岌岌可危 。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絕境中,華勝公司對自主研發的堅持顯得尤為可貴,宛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主研發,才能真正擺脫外部的束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種堅持,不僅僅是為了公司的生存和發展,更是對科技夢想的執著追求,對國家科技實力提升的責任擔當。在他們心中,科技強國的夢想從未熄滅,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們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
為了突破技術封鎖,華勝公司的研發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的身影日夜穿梭在實驗室中,不知疲倦。面對技術難題,他們毫不退縮,憑借著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和思路。在研發 5G 芯片的過程中,他們面臨著技術瓶頸難以突破、實驗數據不理想等諸多問題,但他們始終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與國內外專家進行深入交流,不斷優化實驗方案。無數個夜晚,實驗室里燈火通明,他們在數據的海洋中遨游,在技術的迷宮里探索。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嘗試,他們終于成功研發出了 5G 芯片,實現了技術的突破,那一刻,整個實驗室沸騰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 。
在研發光刻機的過程中,困難同樣重重。光刻機作為制造芯片的關鍵設備,其技術含量極高,長期以來被國外企業壟斷。華勝公司的研發團隊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從零開始,深入研究光刻機的工作原理和技術細節。他們面臨著設備短缺、技術人才不足等問題,但他們通過自主創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他們四處尋找設備資源,積極培養技術人才,不斷探索新的技術路徑。在研發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每一次的失敗都讓他們感到沮喪,但他們從未放棄。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們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刻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為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華勝公司成功研發 5G 芯片和光刻機的過程,是一段充滿艱辛和汗水的歷程,也是科技逐夢的生動體現。它讓我們深刻認識到,科技逐夢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當今時代,科技競爭日益激烈,只有不斷追求科技夢想,勇于創新,才能在科技領域取得突破,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振興做出貢獻。同時,它也激勵著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用科技的力量改變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 。
(二)精神傳承:團結、堅持和勇氣的力量源泉
在《東升》中,華勝公司所展現出的團結、堅持和勇氣,成為了公司突破困境、實現發展的關鍵因素,這些精神品質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公司前行的道路,不僅在公司內部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團結,是華勝公司在困境中堅守的精神紐帶,將全體員工緊緊相連。當公司面臨美國制裁的巨大壓力時,全體員工并沒有各自為戰,而是緊密團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戰斗集體。無論是公司高層領導,還是基層員工,都深知公司的命運與自己息息相關,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共度難關。在歐洲談判的過程中,林深帶領的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負責技術的人員詳細介紹公司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優勢,解答對方的技術疑問,他們用專業的知識和耐心的講解,讓歐洲企業對華勝公司的技術實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負責商務的人員則與對方進行艱苦的談判,爭取最有利的合作條件,他們在談判桌上據理力爭,為公司的利益全力以赴;負責后勤的人員則全力做好各項保障工作,確保談判的順利進行,他們默默付出,為團隊提供了堅實的后勤支持。正是由于團隊成員的團結協作,才使得華勝公司在歐洲談判中取得了成功,為公司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會 。
堅持,是華勝公司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支柱,支撐著公司不斷前行。面對美國制裁帶來的重重困難,華勝公司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始終堅持自己的發展道路,努力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在研發 5G 芯片和光刻機的過程中,公司面臨著技術難題、資金短缺、人才流失等諸多問題,但他們始終堅持自主研發,不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公司也沒有削減研發投入,而是咬牙堅持,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這種堅持的精神,讓華勝公司在困境中不斷前行,最終實現了技術的突破和產品的成功研發。在研發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每一次失敗都沒有打倒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堅持下去的信念 。
勇氣,是華勝公司在困境中奮進的精神動力,驅使公司勇敢地迎接挑戰。在面對美國制裁的巨大壓力時,華勝公司沒有畏懼,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戰,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林深毅然決定前往歐洲展開談判,這一決策充滿了勇氣和擔當。他深知歐洲談判的風險和困難,但他毫不退縮,堅信只要勇敢地去嘗試,就一定能夠為公司找到出路。在談判過程中,他面對對方的質疑和刁難,毫不畏懼,用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口才,成功說服了對方,達成了合作意向。這種勇氣,不僅讓華勝公司在困境中找到了轉機,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當公司面臨危機時,林深沒有絲毫猶豫,挺身而出,帶領團隊勇敢地去面對未知的挑戰 。
這些精神品質對公司突破困境和未來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團結讓公司能夠凝聚全體員工的力量,形成強大的戰斗力,共同應對困難和挑戰,使公司在困境中能夠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堅持讓公司在困境中不屈不撓,不斷努力,最終實現技術突破和產品研發,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勇氣讓公司敢于嘗試新的方法和思路,積極尋找發展機會,為公司的未來發展開辟新的道路,使公司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創新和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華勝公司將繼續傳承和發揚這些精神品質,不斷創新,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同時,這些精神品質也將激勵著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團結一心,堅持不懈,勇敢前行,用奮斗和拼搏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
四、文學價值:敘事創新與時代精神的交融
(一)敘事創新:多線敘事與懸念設置的巧妙運用
《東升》在敘事結構上大膽創新,采用多線敘事的手法,將華勝公司的發展歷程、任林深的個人奮斗以及國際科技競爭的大背景巧妙交織在一起,宛如一幅精心繪制的宏大畫卷,每一條線條都獨具韻味,又相互映襯,共同勾勒出一個精彩紛呈、層次分明的故事世界 。
華勝公司的發展線索是整個故事的主線,它如同一根堅韌的絲線,貫穿始終,生動展現了公司從創立時的篳路藍縷到崛起時的意氣風發,再到面臨困境時的艱難掙扎,最后實現突破時的浴火重生的全過程。在這條線索中,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公司在技術研發的攻堅階段,科研人員們日夜堅守在實驗室,面對一個個技術難題,毫不退縮,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和思路;市場拓展的激烈戰場上,銷售人員們四處奔波,與客戶進行艱苦的談判,努力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企業管理的復雜棋局里,管理層們精心謀劃,制定合理的戰略規劃,協調各方資源,確保公司的穩定運行。這些細致入微的描寫,讓讀者深入了解到一家科技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生存與發展的艱辛與不易 。
任林深的個人奮斗線索則是故事中一條至關重要的支線。通過這條線索,讀者仿佛跟隨任林深一同經歷了他從一個初出茅廬、懷揣著科技夢想的普通科技工作者,逐漸成長為公司核心高管的坎坷歷程。他在面對技術難題時,那股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追求,讓人深受觸動;在面對困境時,始終堅定的信念,猶如黑暗中的燈塔,照亮著前行的道路;在面對誘惑時,堅守原則的高尚品質,更是彰顯了他的人格魅力。同時,任林深的個人情感生活也在這條線索中得到了細膩的展現,他與家人之間的深厚親情,在忙碌的工作中,他對家人的愧疚與關愛;他與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在困難時刻,朋友給予他的支持與鼓勵;他與同事之間的默契合作,在工作中,他們共同面對挑戰,攻克難關。這些情感糾葛,不僅豐富了人物的性格,也為故事增添了一份溫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
國際科技競爭的大背景線索則為整個故事搭建了一個廣闊無垠的舞臺。在這條線索中,作者高屋建瓴地描繪了全球科技發展的趨勢,那如洶涌浪潮般的科技進步,推動著世界不斷向前發展;以及各國科技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宛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各方都在為了爭奪科技領域的制高點而全力以赴。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猶如一記沉重的打擊,讓中國科技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歐洲企業在科技領域的崛起,又為全球科技競爭增添了新的變數。這些情節的設置,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了國際科技競爭的殘酷與激烈,也讓整個故事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引發讀者對國際科技形勢的深入思考 。
除了多線敘事,《東升》還巧妙地設置了懸念和沖突,如同在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顆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極大地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在故事的開頭,作者就通過華勝公司在巴塞羅那世界通信大會上展示全球首款 5G 基站芯片的情節,設置了一個巨大的懸念:華勝公司能否憑借這款芯片在全球通信市場中取得成功?這一懸念如同磁石一般,緊緊吸引著讀者的目光,讓讀者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后續的發展。隨著故事的發展,美國特工的突然闖入,又讓讀者的好奇心被進一步激發:華勝公司將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在林深前往歐洲談判的過程中,作者又不斷設置新的懸念和沖突,如歐洲企業的質疑,他們對華勝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合作誠意表示懷疑,談判的艱難進展,雙方在合作條款上存在著巨大的分歧,這些情節讓讀者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緊張和關注,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與主人公一同經歷著種種挑戰 。
這些懸念和沖突的設置,不僅讓故事更加跌宕起伏,充滿了戲劇性,也讓讀者更加深入地思考科技發展、企業競爭、國際政治等諸多問題 。例如,在華勝公司面臨美國制裁的危機時,讀者會不禁思考: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應該如何應對外部壓力?是退縮妥協,還是勇敢抗爭,尋求突破?在林深與歐洲企業談判的過程中,讀者會思考:企業在國際合作中應該如何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如何在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而不是被對方牽著鼻子走?這些問題的提出,不僅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內涵,也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了啟示和思考,對現實世界中的科技競爭和企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二)人物塑造:立體豐滿的形象塑造
《東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特點突出,成長歷程豐富,仿佛是從現實生活中走出來的真實人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任林深作為華勝公司的核心高管,無疑是一個極具魅力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
他聰明睿智,仿佛是智慧的化身,具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創新精神。在面對技術難題時,他總能憑借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迅速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巴塞羅那世界通信大會上展示全球首款 5G 基站芯片,這一輝煌成就的背后,離不開他帶領團隊不斷創新的努力。他猶如一位領航者,引領著團隊在科技的海洋中破浪前行,不斷探索未知的領域,追求卓越的技術突破 。
他堅韌不拔,在面對美國制裁帶來的重重困境時,始終沒有放棄,而是如同一位堅毅的戰士,帶領團隊勇往直前,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他都能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這種精神不僅激勵著公司的員工,也深深感染著讀者。在公司最艱難的時刻,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挺身而出,承擔起了領導的責任,用自己的行動為員工們樹立了榜樣 。
他還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負著推動中國科技發展的重任。在與歐洲企業的談判中,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卑不亢,用誠意和實力打動了合作伙伴,為公司贏得了發展的機會。他將個人的命運與公司的命運、國家的科技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了實現科技強國的夢想,不惜付出一切努力 。
除了任林深,小說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十分豐滿 。華勝公司的研發團隊成員,他們各自具有獨特的性格特點和專業技能,但都對科技充滿了熱愛和執著。有的成員性格內向,但在技術研究上卻有著非凡的天賦和耐心;有的成員性格開朗,善于與人溝通,在團隊協作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在公司面臨困境時,他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展現出了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 。
歐洲企業的代表,他們在與華勝公司的談判中,展現出了不同的性格和態度 。有的代表謹慎保守,對與華勝公司的合作持懷疑態度,他們注重風險評估,對合作條款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有的代表則富有遠見,看到了與華勝公司合作的潛在價值,他們積極推動合作的進行,為雙方的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容,也讓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國際科技合作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
人物形象塑造對展現主題和時代精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對任林深等主要人物的刻畫,小說生動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不屈不撓、勇于創新的精神風貌,以及中國科技工作者為實現科技強國夢想而努力奮斗的堅定信念 。這些人物形象是時代精神的象征,他們的奮斗歷程和成長故事,激勵著讀者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勇于追求夢想,敢于面對挑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和矛盾沖突,也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挑戰,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對社會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
(三)時代映照:中國科技崛起的文學見證
《東升》以其獨特的文學手法,猶如一面鏡子,生動地反映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崛起,成為中國科技實力提升的文學見證 。小說通過對華勝公司發展歷程的描寫,全方位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國際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華勝公司自主研發的 5G 芯片和光刻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成果不僅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讓中國在通信和芯片制造領域擁有了自主的核心技術,不再受制于人,也為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贏得了國際聲譽,提升了中國科技在全球的影響力。這一情節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崛起,以及中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 。
在技術創新方面,小說中詳細描繪了華勝公司研發團隊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他們日夜奮戰在實驗室,面對技術難題,毫不退縮,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和思路。無數個日夜,實驗室里燈火通明,他們在數據的海洋中遨游,在技術的迷宮里探索,為了實現技術突破,他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這種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正是中國科技企業能夠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
在市場拓展方面,小說展現了華勝公司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決心和勇氣 。他們參加國際通信大會,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技術,與全球各地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不斷地努力,華勝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在國際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為中國科技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他們的市場拓展策略和營銷手段,也為其他中國科技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
在國際合作方面,小說描繪了華勝公司與歐洲企業的合作過程 。在合作中,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了互利共贏。華勝公司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創新能力,為歐洲企業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歐洲企業則憑借其在市場渠道和品牌影響力方面的優勢,幫助華勝公司打開了歐洲市場。這種國際合作不僅有助于華勝公司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也為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和發展空間 。
小說還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節的設置,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 。美國的制裁行為,給華勝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反映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所面臨的外部壓力 。然而,華勝公司并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創新,成功突破了困境,實現了發展 。這一情節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科技企業在面對挑戰時的堅韌不拔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以及中國科技實力在困境中不斷提升的過程 。
《東升》作為中國科技實力提升的文學見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它讓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崛起歷程,感受到中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 。同時,它也激勵著更多的中國科技企業和科技工作者,勇于創新,敢于挑戰,為實現中國科技強國的夢想而努力奮斗 。在當今時代,科技競爭日益激烈,中國科技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東升》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和借鑒的平臺,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不斷提升中國科技實力,在國際科技競爭中贏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
五、《東升》的啟示與工業文學的未來展望
《東升》無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它以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精神內涵,為新世紀中國工業文學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在敘事方面,其多線敘事與懸念設置的巧妙運用,使故事充滿了層次感和吸引力,讓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場緊張刺激的科技冒險之中 。多線敘事不僅展現了華勝公司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的發展歷程,也深入刻畫了任林深等主要人物的成長與奮斗,同時將國際科技競爭的大背景融入其中,使故事更加豐富多元 。懸念的設置則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好奇心,從華勝公司展示 5G 基站芯片的榮耀時刻,到美國制裁引發的危機,再到林深前往歐洲談判的艱難歷程,每一個懸念都推動著故事的發展,讓讀者欲罷不能 。
在精神內涵上,《東升》所展現的科技逐夢與精神傳承,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意義 。華勝公司在面對美國制裁的巨大壓力下,依然堅持自主研發,追求科技夢想,這種精神體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堅定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同時,公司內部員工所展現出的團結、堅持和勇氣,也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 。這種精神傳承不僅是華勝公司戰勝困難的關鍵,也為中國科技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
《東升》對中國工業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它突破了傳統工業文學的敘事模式,為工業文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傳統工業文學往往側重于對生產場景的描寫和工人階級的奮斗,而《東升》則將目光投向了國際科技競爭的大舞臺,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作用 。它還深入挖掘了科技發展背后的人文精神,使工業文學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
展望未來,工業文學的發展方向應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脈搏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工業文學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作家們應繼續關注中國工業的發展,深入挖掘工業領域中的新故事、新人物和新精神,展現中國工業在新時代的輝煌成就 。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特斯拉等企業的崛起,背后蘊含著無數科研人員和工人的奮斗故事,他們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等方面不斷創新,推動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些都可以成為工業文學創作的素材。另一方面,工業文學也應不斷創新敘事手法和表現形式,吸收其他文學流派的優秀元素,使作品更加豐富多彩 。作家們可以借鑒科幻文學的想象力,將工業發展與未來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更加奇幻的文學世界,如劉慈欣的《三體》,以其宏大的科幻敘事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為工業文學與科幻文學的融合提供了思路;也可以借鑒現實主義文學的批判精神,對工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刻反思,為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像環保問題、工人權益保障等,都是工業文學可以關注和探討的方向 。同時,工業文學還應加強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如影視、戲劇等,通過多元化的傳播渠道,擴大工業文學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工業的發展歷程和精神內涵 。近年來,一些工業題材的影視作品,如《大江大河》,以其精彩的劇情和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發展的歷程,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喜愛,這也為工業文學與影視藝術的融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
結語:工業文學的時代使命與發展期許
工業文學自誕生以來,始終肩負著記錄時代發展、傳承工業精神的神圣使命。它以文字為載體,將中國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一一呈現,成為時代發展的生動注腳。從早期對工業生產場景的細致描繪,到如今對工業文明深層內涵的深入挖掘,工業文學始終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在新時代,工業文學更應發揮其獨特的價值。一方面,它要繼續聚焦中國工業的發展成就,無論是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還是新興科技產業的蓬勃興起,都蘊含著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這些故事里,有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獻,有產業工人的辛勤付出,他們的精神需要工業文學去弘揚,去傳承。另一方面,工業文學也應積極關注工業發展帶來的社會變革和人文思考,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對工業生產和人類生活的影響,以及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等問題。
展望未來,我們期待工業文學能夠持續創新,不斷探索新的敘事手法和表現形式。作家們應深入工業生產一線,體驗真實的工業生活,挖掘出更多具有時代價值和思想深度的素材。同時,要加強與其他文學流派和藝術形式的交流與融合,借鑒其優秀元素,豐富工業文學的創作內涵。相信在作家們的共同努力下,工業文學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為展現中國工業發展的輝煌成就,推動中國工業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系作者為袁竹30余萬字的長篇小說《東升》作的序,該書由國家級出版社即將推出)
作者簡介:李櫟,藝評人,在《中國作家網》《搜狐網》《作家網》《四川新聞網·麻辣社區》等發表數十篇文學評論。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