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讀張賢春的長篇小說《雙子座》
李眾姍 林漢筠
作家張賢春,是我參與東西部莞銅協作掛職黔地認識的首個作家朋友。他與我一樣,倡導“腳下”寫作。只是我一直在漫無邊際地“行走”,而他始終在扎根。他將根深深地扎在黔東北那塊深厚的土地里,如一個在農田守望的老者,將目光盯住烏江流域中下游子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盯住山寨的歷史變遷,盯住農耕時代的人情冷暖。黔地的青龍壩、石家寨、楓香溪等等地理坐標,在他用那支歡快如犁的筆下,構建起一座文學豐碑。他新近出版的長篇小說《雙子座》(線裝書局,2025.4),就是這個“守望者”對黔地生命的體驗與記錄。小說以石家寨石德坊一家為敘事中心,透過喧囂的現實表象,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出百年黔地鄉村堅守與變遷,鄉土覺醒與反思,構勒出一幅跨越百年的黔東北鄉村全景畫卷。
以“小我而敘大事”,是《雙子座》的一大特色。書中的我與父親、生母(舅母)、大伯、二伯、妻子、岳父、二姨夫、兒女還有牛國松等等一應小人物立體地呈現著、支撐著,他們的喜怒哀樂進行也是相互捆綁著、交融著,真實在反映出時代與現實其背后精神特質。
小說以“我”的回憶性敘事結構,確立了“我”的視角。作家以冷靜克制的筆調,從“舅母”“生母”“收養”三個開篇章節,講述石德坊父母雙亡、成為孤兒的悲慘生活。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現鄉村生命的張力。從一個生命的呱呱落地,到老去終結生命,個中經歷的愛與被愛、恨與被恨,深深觸動著讀者,感受歷史重壓下個體的掙扎與堅韌。讓讀者在見證時代歷史事件的同時,更體驗著石德坊這種“小人物”在每場艱難中的心理波動——當木房焚毀時他摳進焦土的手指,當子女推諉養老責任時他無助的眼神,當走失在故鄉卻無人能識的悲涼。這種巧妙地運用了“時空交錯和回憶與現實交織”的敘事手法,深度聚焦的敘事,使宏大的歷史,最終沉淀為個體生命的感受,實現了史詩性與個體性的完美統一。
以“在場而精神安頓”,是作品走心的一個重要支點。本書既延續了作家喜以敘事為核心的創作方法,又將大量筆墨放在解構人性的體驗之中。小說以44個章節構建起百年家族史,使宏大歷史蘊藏了個體生命的溫度。“我”從烏江縣青龍壩起筆,延伸至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現代社會,其人生軌跡如同一面多棱鏡,折射出中國近代史的關鍵節點:幼年父母雙亡的孤苦,青年時期被拉壯丁、參加志愿軍的經歷;從大躍進、人民公社時期的集體勞作,到改革開放后的加入南下打工潮;直至晚年遭遇的養老困境與土地政策變遷。通過主人公石德坊所經歷的風雨、歡樂、疼痛、喜悅、艱難,刻畫了一個人與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的命運沉浮。這種“在場感”,直觀體現事件,豐富人物形象。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人們思想觀念變化和意識形態的轉換,折射出中國農村在時代變遷中的掙扎與蛻變。
用生命的原鄉,抒寫“有根”的歷史印記。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作家,他總會用心將過往的歷史作注,將歷史事件化作現代人視角:石家寨從貧困閉塞走向逐漸富裕,教育醫療條件逐步改善等新事物也開始進入農村生活;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觀念,也沖擊著原有的生活與社會結構。對此,作家不惜筆墨,刻畫個中的變化——收割季節的繁忙景象、重建房屋時的艱辛勞動、政府占補平衡政策引發的家庭糾紛等場景都躍然紙上。當然,作家并未停留在表象記錄,而是敏銳地捕捉到矛盾點,以逼真地場景呈現,深刻揭示了一個悖論式命題:當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人性中的自私與貪婪卻未見根本改觀,而且表現著無法讓人理解的迷茫,使傳統人性遭到一次又一次沉淪。
文學,是人學,是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洞察。石德坊一家的百年家族史,本質上是一部親情被利益異化的歷史。當辛苦建起的木房被焚毀,重建房屋的分配問題立即成為兄弟反目成仇的導火索;當家境稍有好轉,養老責任卻被子女們推諉扯皮;及至石德坊去世,兒子們為分配政府補助款而各持己見,最終訴諸法律,親情在利益面前蕩然無存。
物質條件改善,親情為何變得稀薄?淳樸的人性又會走向何處?曾經的情深義重,被吹成過往云煙。小說里瑣碎日常的44個場景,猶如44把尖利手術刀,解剖著世俗里那些“隱而不顯、卻又無處不在的潛規則”。
百年風云,“靈肉相依”,使《雙子座》超越了普通的家族敘事。張賢春通過對物質進步與精神滯后的矛盾洞察,通過文化記憶的創造性轉化,如“治喪”“接靈”“立碑”……一個個生動的民俗習性,為黔地兒子的“精神原鄉”作出鋪墊。
張賢春敘事語言慣以與鄉村相連,與泥土相拌。這種語言的書寫風格,與小說主題形成完美契合。正如石德坊們的生活本身不需要修飾,他們的故事也只需本色呈現,從而產生了更為強烈的情感沖擊力和震撼力。在對收割場景的刻畫、重建房屋的艱辛、對石匠手藝的描寫、為父母立碑卻找不到母親墳墓時的茫然上、在養老院中老人被粗暴對待的細節中,無不充滿了質感,使烏江流域的風土人情躍然紙上,為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探討人性“輕與重”,提出了一個新的哲學命題。
“我撕開酒盒,擰開瓶蓋,對著瓶口就灌了一口。酒入喉中,又辣又嗆,使我咳嗽了好一會兒。咳嗽停下來,喝一口,眼一閉,就吞下去了。又慢慢喝了幾口,逐漸感覺身子輕松起來,喝到半瓶時,有種神仙般輕飄飄的感覺。”這血種沉重的咳嗽與神仙般的輕飄飄的感覺,將鄉村視野的“靈與肉”“變得激奮、變得狂熱起來。”(米蘭·昆德拉)
(《雙子座》張賢春 著,線裝書局,2025.4)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