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詩歌的常態與異化寫作
——從詩集《騎著月亮飛行》談起
王曉波
愛情是文學的一個永恒主題,她有著許許多多欲說還休的動人故事。愛情詩歌是詩人的常態化創作的主題,沒有寫過愛情詩歌的詩人可謂極少。2018年2月,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愛情詩集《騎著月亮飛行》,這是我詩歌創作道路上的一個小結。2019年6月28日,《騎著月亮飛行》獲得廣東省有為文學獎第三屆“桂城杯”詩歌獎。歲月如梭,時光荏苒,轉眼已過去了六年,在此,我就愛情詩歌創作的常態與異化這一特質問題闡述一下自己的創作感悟和觀點。適當的總結是有益的,她能讓我們看清來時的道路,并審慎思索將來詩歌的創作方向。詩歌的“常態寫作”與“異化寫作”是兩種不同的創作傾向,體現了詩歌形式、語言和審美觀念的差異。常態寫作是詩歌的根基,而異化寫作是詩歌的先鋒。前者通過傳統形式傳遞永恒情感,后者通過形式與語言的顛覆探索新的表達可能。兩者的張力共同推動詩歌藝術的演進。
希望是需要想象和勇氣的。近年來,我寫了一些愛情詩,這些愛情詩的取材范圍較為廣泛,例如《給愛情插上翅膀》《愛是海洋》是以第一人稱寫成的詩歌體小說,這是我個人寫作表現手法上的嘗試,這應該歸類為愛情詩歌表現的異化寫作。《騎著月亮飛行》收入愛情詩歌一百首,這是我的第三本個人詩集,這部詩集的主題是突顯愛情在人生的意義,這一題材是文學創作和詩歌創作中常態化的表現。我在探究愛情詩歌表述的維度,即常態與異化問題上,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詩集里收錄原載《中國作家》雜志總第323期發表的組詩《另一種鄉愁》(11首),在這組詩歌里我將自己“異化”為家在遙遠的塞北而只身南下的“打工仔”,夫妻分居兩地“三載相思苦淚”、“家書一封抵萬金”,以呈現“鄉愁”的熾烈和愛情的真摯。這組異化手法創作關于外出他鄉謀生的“人生與愛情”主題詩歌,得到了關注。2018年下半年,上海《城市詩人》詩刊主編鐵舞就我的拙詩《另一種鄉愁》(組詩)在上海組織召開了專題座談研討會。2019年2月,《城市詩人》雜志2019年年刊開辟了專欄,并用16頁碼大篇幅刊登“上海詩人(10人)談論中山詩人王曉波詩歌”。另外,《詩選刊》雜志2019年6期“詩集經典回放”欄目也選登了《騎著月亮飛行》詩歌26首。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除了擁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為重要的是文學還擁有內在的、看似無用的、卻超越功利的精神性價值。文學的精神性價值是其自身最為內在的、基本的價值所在,它有用語言文字開拓無言之境的神奇作用。就我個人而言,《騎著月亮飛行》是一次詩歌建設,我在個人的詩歌創作道路上,積極實現自己的詩歌美學觀念主張,就如何重塑詩歌的人文精神,積極探索屬于自己的詩歌路子。《騎著月亮飛行》突出了以愛情詩歌為寫作文本,讓詩歌回歸個人的日常生活,讓詩歌回到詩歌本身,讓詩歌更加有詩意。
在這個世界里,愛情不僅是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種超越現實的審美體驗。無論是遠古《詩經 . 關雎》,還是現代詩《致橡樹》,好的愛情詩篇使人過目難忘,洋溢著一種天荒地老情不變的情懷。好的文藝作品能夠鼓舞人心。理想的詩歌,是感情和哲理的化合,有了哲理,詩的“重量”就會大大增加。《騎著月亮飛行》就感情和哲理的化合進行了詩歌意景的闡述。
愛情詩篇,總給讀者傳遞著一份溫馨。如南宋大詩人辛棄疾《青玉案 . 元夕》一詩,既描繪了當時京都元宵的繁華熙攘,花燈滿城,游人如鯽的盛景,更寫出了男女戀人們渴望愛情的生動情景,可謂千古絕唱。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乍現夢中戀人的倩影,詩人將它定格為一幅動靜相宜的、絕妙的詩畫,確是使人怦然心動、嘆為觀止: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燈火璀燦,鬧中靜處,眉目傳情,釋放的那是愛的音訊。
“相見時難,別亦難。”春天播種,秋天未必就一定能有收獲。在封建社會里,男女戀愛是難能自由的。北宋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歐陽修《生查子 . 元夕》一詩,又是一首以元宵節為題材的愛情詩“絕唱”,該詩描寫男女追求戀愛自由,結局卻纏綿悱惻的慨然情景: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閱讀的過程,是讀者分享作者作品的喜悅和哀愁的過程。
詩歌有著以美啟真,以美儲善的作用。以上二首愛情古詩,應該說是寫他人的愛情詩。在以詩寫自我感受為常態的古詩里,這無疑是非常典型的異化的榜樣。
我的一首愛情短詩《沉香》,敘說了愛情的神奇力量,詩歌的意景是愛情在心靈上可以是一種“天荒地老”:
你喊一句,桃花便開始
飄零。水流湍急
輕舟已遠
相見恨太晚
茶香已冷,雨線縹緲
此刻,再喊一句
夕陽已西下
何時重逢賦詩暖香
相聚或許是在天涯
你如沉香裊裊在心海
“你”的愛情言語充滿了“魔力”,“你”喊一句——桃花便開始飄零;再喊一句——夕陽便能迅速“西下”。這是對愛情的神奇的一種詩化表述,是歌唱愛情至上的一種常態化的表述。
“寒潮/寒潮,越過黃河長江/席卷嶺南大地/我迎著寒風/穿過坦露軀干的桐林/站在郵箱前/郵箱知道/我在訴說什么/靜穆地凝視著我/為自己是愛的信使而心暖//如今/遙遠的你/一定很寒冷/伸出你的小手/讓我呵一口暖氣/你拆開過這封信時/會聽到我的呼吸聲”
以上我的這首短詩《心暖》,這是一首異化的愛情詩篇,“我”是一名身處“嶺南”的外來“打工仔”,這是主體異化。異化寫作作為一種獨特的寫作手法,通過使用非傳統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可以讓詩歌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從而更好地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說到這里,又回到我的拙著《騎著月亮飛行》詩集上,這本愛情詩集凝聚了筆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及對美好未來的渴望,更多的是表達了筆者對一種理想愛情的向往。美國著名作家、哲學家梭羅曾經說過:“萬物尊重虔誠的心靈。只要你對某事如癡如醉心向往之,便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擾亂你的內心。”生活會如此,詩歌也一樣,內心有了固守和堅持,就會像郁郁蔥蔥的植物,向陽而生,有靈性,有力量。我深信,讀者閱讀《騎著月亮飛行》時,能感受到,來自遠古及當下現實的純粹愛念,詩集為讀者傳遞愛情至上的勇氣。
著名青年文藝批評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茅盾文學獎評委楊慶祥教授在閱讀詩集后,為詩集進行了推薦,他說:“屈原對山鬼的迷戀,李白對玉人的相思,李商隱的纏綿悱惻,但丁的癡心,葉芝的深情。古今中外,愛情構成了詩歌恒久的主題,借助愛,詩人們創造了一個詩歌的樂園。王曉波以愛情詩為主要創作題材,在當下詩歌寫作格局中獨樹一幟。他的愛情詩更像是心愿之作,真誠、樸素、飽含對世界和他者的理解和同情,他以同理之心理解萬事萬物,如此萬事有情,萬物有愛。王曉波由此建構了自己的詩歌世界,并和那些偉大的傳統聯系在一起。”這是比我更為年輕的著名青年文藝批評家對我愛情詩歌創作的整體綜合評價和肯定。
荷蘭萊頓大學亞洲文學研究所訪問學者,文學博士,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愛中教授談論我的愛情詩創作時說:“《騎著月亮飛行》是王曉波的近作,一部愛情詩集。詩人能夠在眾多歌詠愛情的詩篇中,確定個人化的寫法,用輕倩而意境深遠的詩歌架構來表達愛情經驗,并以之很好地處理中西愛情詩豐沛的資源帶來的‘影響的焦慮’,老樹新枝,熟悉的題材里寫出陌生化的美學樣式。能夠在日常絮語中蘊含細膩而致密的情愫,世俗煙火中讓情感升華,在大自然尋常物象中彰顯優卓的想象,并形成了專屬的意象群落。”
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原主任、《詩刊》雜志原主編葉延濱老師對《騎著月亮飛行》詩集愛情詩歌創作的探索給與充分肯定,他指出:“王曉波的愛情詩歌,充滿了真摯、誠懇的熱愛生命的內心歌唱。他的詩歌語言樸素、準確,對感情的傳達充滿了動感。許多詩歌的內涵深沉豐富,耐人尋味,具有清新、美麗、迷人的意境。字里行間透出了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及對美好未來的渴望,意境唯美。讀他的愛情詩歌,如與青春為伴,在思索、力量和美感的彼岸。”這是長輩對我這名晚輩的關愛、肯定和勉勵。
非常幸運,我的愛情詩歌創作的常態化和異化表述問題上,得到了眾多學者和詩歌名家的認可。在此,感謝當時已年屆九十高壽的詩歌泰斗洛夫老師為詩集《騎著月亮飛行》題寫書名。還要感謝洛夫、葉延濱、吳思敬、楊慶祥、陳衛、張德明、陳愛中等名家聯袂推薦閱讀;還有袁遐、周瀚、何光順等詩友為詩集寫了詩評文章;詩集的出版發行得到了暨南大學出版社人文分社領導杜小陸先生的幫助和支持。
我為什么要創作愛情詩集《騎著月亮飛行》?生活是一種藝術。生命就如那燃燒的蠟燭,既有輝煌的一刻,終有灰飛煙滅的時候。生活又是一種存在的現實。人生在世時,應努力工作,創造幸福,享受幸福,并且讓它留在世上,讓后人亦能享受。幸福是一種純粹的心靈感受。詩歌是渲染著情感的文字,詩歌是關于心靈的一種藝術,是需要心靈的感觸,才能產生共鳴的一種藝術。閱讀詩歌可分享幸福,創作詩歌同樣是一種幸福,詩歌給幸福插上了翅膀。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她也許是那河漢璀璨的星斗!或者說,她就是冬天里溫暖我們心中的一股暖流!
2025年5月18日稿
原載:《中文學刊》2025年第4期(總第103期)
附錄:
《騎著月亮飛行》詩集作品選
1.誰能及這青梅竹馬
把月亮掰開,你就跳了出來
拉起手,我們就構成整個天宇
有闊的海,橫的陸,高的天空
還有遍山滿嶺的梅花
你的發梢有七彩的虹
你的面容如百花中含苞的荷
你走過的小道青梅正飄香
此刻,竹竿為馬,鉆木為火
魚獵,揚穗,生生不息
2.一月
日歷掀開了新的一頁
我聽到高鐵在呼嘯
看到歸程,已寫在面頰
一月是嶄新的美麗
嫣紅的紫荊是你在笑
一月是抵達的開始
只要一想到你
我就看到了一月的明媚陽光
看到了一月
梅花桃花菊花接連繽紛
灑脫在陽光下
一月如你笑聲
如銀鈴般撞響了
我
3.我叫你梅或者荷
無需要太多,期盼相逢
縱使千里獨行跨萬水越千山
縱然旅途,千里封冰萬里雪飄,盼只盼
遇見一名叫梅或者荷的女子
無需要太多,祈盼相逢
不懼畏獨行千里險阻滿途
不畏懼萬里無路 ,覓前路
心中有光,定能看見光亮, 盼只盼
遇見一名叫梅或者荷的女子
她有梅的不畏苦寒有荷般高潔清芳
4.江南
江南,多荷多蓮
荷葉田田倚天碧
總是錯把每朵紅蓮
看成伊,羞紅的笑臉
又把隨風的那朵白蓮
看成伊,盈盈的背影
多蜻蜓 多蝴蝶
又多燕子的江南
再仔細也分不清哪只是伊
好想,問一問
那飄逸的風箏
伊卻纏著那根繩線不放手
5.看游魚并肩
那里的四周湛藍
那里的天空高遠
那里的海鳥比翼
并肩看游魚并肩
撐傘看游人舉傘
細雨微風中說細語
我家在這里
恬淡安適是小家
喜歡小島是新鮮感
眷戀小島是歸屬感
“喜歡是新鮮感,
相愛是歸屬感”
不知道這話
是你說的 或許是我
夢里的一句呢喃
6.你是最安靜的一朵
你是喧嘩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靜的
煩悶時候,念到你
我是如此的靜
這紛紜世界
再也沒有什么
再找不到如此潔白的蓮
你是喧嘩中那朵最寧靜的蓮
蓮,就在宇眉間
只要我們再靠近些
便能聽到世間上所有蓮的心事
那么純潔寧靜
一念及你
我便如蓮一般祥和
讓我,讓我輕聲為你朗誦
這一首眾荷喧嘩
你是最安靜的一朵
7.我們是海鳥浪花
今天,只關心愛情
只想你我瞭望遠方
在海傍,看海鳥
在叢林筑巢在天邊比翼
看浪花濤濤親吻海岸
相擁親昵嫣紅笑容可掬如海鳥
依偎翩然穿梭深海珊瑚如游魚
海天渾然一色
天地間只有你我
我們是海鳥浪花,是歡樂悠然
只想和你看海的遼闊
8.野貍島
今夜披星來訪,微風中
小島抖去一身濁塵相迎
海天浩瀚,歲月激蕩
野貍島以五層畫舫為餐桌
茗茶剪燭的頃刻
蒼茫風雨驟降
誰能猜破這天地無常
撐一把綢傘迎風而行
遠近漁火點點,白浪
濤濤拍岸,心心相近
想說的太多,卻是
忘言于瀟瀟春雨
伸手接一掌春風
噓!駐足瞿然傾聽
倆雙雨鞋在小島上空回響
海天是如此的親近
小島是你的,我的
9.立春
蒼茫大地深處
幾個世紀地酣睡,夢里
四處找尋遺失的心
寒冷漸行,漸遠
當季節交出最后一個節令
綠色盎然已近
最美的心一定在等
此刻立春
張開雙眼,鶯飛草長
10.六月天
我把一月的天空打掃干凈
期待二月
飄落足夠的寒冷雨雪
你我的梅,不羨春暖,傲雪而立
待到三月鶯歌燕舞
這個季節萬象更新, 心存感恩
望著雨落大地,雨灑庭院
你雖沉默,笑而不言
轉眼卻已是人間四月天
清晨黃昏吹著風的軟
飛花散似煙
你我牽手走進晴朗五月天
一說到六月
便想到海天廣闊,萬里相牽
拔開浮云,隨緣即安
11.接近幸福
并肩穿過夏季長長的走廊
海天,還像以前一樣藍
秋風輕漾著靜美。側耳傾聽
每一朵浪花綻放
每一次云過潮來的細語
云端傳來的噪雜
不知是哪一種海鳥
正大著嗓音歌詠著未來
海語路,人與天海相隨
生命一步步接近善美
做一個接近幸福的人
海語路,無法一揮而就
12.螢火蟲
在茫然的生命河流
每當夜色降臨
她們總是提著
一盞小白燈籠
因為寂寞
因為愛情
緊跟落日的腳步
她們提著
一盞盞小白燈籠
尋覓在村野
閃爍在河畔
天空綻放的
閃閃冷光
那是愛的音訊
關掉月亮
關掉燈火
一條靜靜的河
清澈宛轉的波光
緩緩流淌
一只只螢火蟲
將自身光明
把生命照亮
相聚無語的螢火蟲
如何,讓時間
慢下來
一生的歡愛
可能燼在今宵
她們總是提著
一盞小白燈籠
在茫茫的歲月河流
不停尋覓,尋覓
王曉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山市詩歌學會第二、三屆主席、中山市作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中山市文聯主席團成員,2015年12月主持創辦大型詩歌季刊《香山詩刊》。著有《山河壯闊》《騎著月亮飛行》《雨殤》等5部;主編《那一樹花開》《詩“歌”中山》《中山現代詩選》等13部;曾獲人民日報作品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中山市優秀精神文明產品獎、中山文藝獎、香山文學獎一等獎等獎項。其詩學評論《吹掉泡沫 還詩歌以亮麗》(載《人民日報》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茍同的錯誤詩學》(載《作品與爭鳴》2003年7月)曾受到廣泛關注;詩歌作品載《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青年文摘》《詩選刊》等刊物;入選《中國詩歌選》《中國詩歌年度選》《中國新詩日歷》《中國愛情詩精選》等選本。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