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釷帝》看中國核電人的奮斗史詩與技術探索
李櫟
核電夢想的時代長卷:人物群像的深度剖析
在袁竹的長篇小說《釷帝》(“起點中文網”2025年8月連載)中,袁建核與袁興釷父子的故事,宛如一首激昂的交響曲,奏響了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壯麗樂章。他們不僅是個體,更是時代的縮影,承載著中國核電人從無到有、從跟跑到領跑的偉大夢想與不懈追求。通過對這對父子以及相關人物群像的深度剖析,我們得以窺見中國核電事業發展歷程中那些波瀾壯闊的畫面、復雜交織的情感,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
袁建核:堅韌的開拓者
袁建核是中國核電事業早期的開拓者,他的形象承載著老一輩核電人在艱苦環境中不屈不撓、砥礪前行的精神。上世紀 80 年代,中國核電事業剛剛起步,泰山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成為了中國邁向核電領域的重要一步。袁建核作為其中的一員,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他前往法國圣洛倫核電站訓練中心學習,本是為了汲取先進技術,卻在異國他鄉遭受了諸多歧視與挫折。
在圣洛倫核電站訓練中心的餐廳里,袁建核端著咖啡和技術手冊,滿心期待地走向一群法國工作人員,渴望融入他們,交流核電技術。然而,迎接他的卻是冷漠與疏離,法方主管甚至故意撞翻他手中的咖啡,還惡語相向,稱 “黃種人的手只配洗核廢料槽”。這一情節深刻地展現了袁建核在異國所面臨的艱難處境,也凸顯了當時中國核電技術落后所遭受的輕視。但袁建核并未被這些歧視打倒,反而將其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為了掌握先進的核電技術,袁建核在簡陋的宿舍里,憑借著微弱的手電光,日夜研讀法語技術手冊。在學習壓力容器焊縫技術時,他遭遇了無數難題,復雜的焊接工藝和難以控制的參數如同重重障礙,阻擋著他的腳步。但他毫不退縮,反復查閱資料,不斷進行實驗。終于,一本《先進核電技術中的焊接工藝與應用實例》讓他找到了突破的方向。他按照書中的方法進行實驗,盡管過程中遇到了焊接參數調整困難、焊接材料選擇關鍵等問題,但他始終堅持不懈,最終成功掌握了新的焊接工藝,得到了法國技術人員的認可。
從被法國專家嘲笑,到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認可,袁建核的成長歷程充滿了艱辛與汗水。他的堅韌不拔體現在面對歧視時的隱忍與奮進,面對技術難題時的執著與鉆研。他的愛國情懷則貫穿始終,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國家的使命,學習先進技術是為了回國后能為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貢獻力量,讓中國的核電技術在世界上占據一席之地。他的努力和付出不僅為大亞灣核電站的成功建設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核電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成為了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袁興釷:創新的追光者
袁興釷作為新一代核電人,代表著創新與突破的力量。他致力于釷基熔鹽堆的研究,這一領域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也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在小說中,袁興釷面臨著熔鹽危機、技術難題、外界質疑等多重困境,但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追求著創新的夢想。
戈壁灘的夜,寒風刺骨,袁興釷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鹽霜凝結的地面上,前往應對釷基熔鹽實驗堆的危機??刂剖覂龋瘓舐暭怃J地鳴叫著,紅色警示燈瘋狂閃爍,燃料回路壓力曲線瘋狂跳動,情況萬分危急。袁興釷果斷下令啟動冷凍塞,他的吼聲堅定有力,如洪鐘般在警報聲中炸響。這一情節不僅展現了袁興釷在危機面前的冷靜與果斷,也凸顯了釷基熔鹽堆研究的高風險性和挑戰性。
在后續的研究中,袁興釷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論鉆研和實驗籌備中。他遇到了許多難題,如釷基熔鹽堆的物理模型建立、核反應過程的模擬計算等。為了攻克這些難題,他廢寢忘食,連續幾天幾夜待在實驗室里。在實驗籌備階段,資金短缺、技術難題、人才短缺等問題接踵而至。但袁興釷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四處奔走爭取資金,帶領團隊進行大量實驗尋找合適的反應堆材料,積極招賢納士組建優秀的科研團隊。
盡管袁興釷和他的團隊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成功攻克了關鍵技術難題,實驗參數也達到了預期標準,但外界的質疑聲卻從未停止。一些專家學者對他們的實驗數據和研究成果表示懷疑,對釷基熔鹽堆的安全性表示擔憂。面對這些質疑,袁興釷和他的團隊沒有退縮,他們公開實驗數據和研究過程,接受國內外同行的檢驗,進行一系列模擬實驗證明釷基熔鹽堆的安全性。
袁興釷的堅持和創新精神在面對重重困難時愈發凸顯。他敢于挑戰傳統,追求創新,堅信釷基熔鹽堆有著巨大的潛力,能夠為解決全球能源危機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新的途徑。他的這種精神不僅推動了釷基熔鹽堆技術的發展,也為中國核電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了新一代核電人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典范。
父子關系:傳承與分歧的交織
袁建核與袁興釷父子之間的關系,是小說中一條重要的情感線索,也是中國核電事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生動寫照。他們在核電理念上的分歧,背后反映的是時代背景和技術發展的碰撞,對兩人的人物塑造和故事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十五年前的臺風夜,大亞灣核電站遭受臺風肆虐,袁建核渾身濕透地沖進控制室,指揮工作人員應對危機。那時的袁興釷還是個孩子,躲在角落里驚恐地看著這一切,父親的高大形象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袁興釷對核電的理解和追求逐漸與父親產生了分歧。在越洋電話中,袁建核怒吼道:“釷堆是死路!美國人都放棄了!” 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擔憂,他認為袁興釷是在冒險,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和整個團隊的努力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袁建核的觀點代表了老一輩核電人對成熟技術的信任和對風險的謹慎態度。他在核電領域摸爬滾打多年,深知技術創新的艱難和風險,美國放棄釷基熔鹽堆項目的前車之鑒讓他對袁興釷的選擇充滿了擔憂。而袁興釷則認為時代不同了,全球都在尋求更清潔、更高效、更安全的能源解決方案,釷基熔鹽堆有著巨大的潛力。他列舉釷基熔鹽堆的種種優勢,試圖說服父親,但電話最終不歡而散。
這種分歧不僅體現了父子倆性格上的差異,更反映了中國核電事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思考和探索。袁建核經歷了中國核電事業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他對傳統核電技術有著深厚的感情和堅定的信念。而袁興釷則站在時代的前沿,敏銳地捕捉到了能源發展的新趨勢,勇于嘗試和創新。他們的分歧并非是簡單的觀念沖突,而是中國核電事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面臨的抉擇。
盡管存在分歧,但父子倆對核電事業的熱愛和責任感卻是一脈相承的。袁建核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中所展現出的堅韌和執著,為袁興釷樹立了榜樣。袁興釷在面對困難時的堅持和創新,也讓袁建核看到了新一代核電人的擔當和勇氣。他們的關系在故事發展中逐漸發生著變化,從最初的分歧和沖突,到后來的相互理解和支持,這種轉變不僅豐富了人物形象,也展現了中國核電事業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的歷程。
技術探索的荊棘之路:釷基熔鹽堆的技術呈現
技術原理與優勢的深度解讀
釷基熔鹽堆作為一種先進的核能利用技術,其工作原理獨特而精妙。它以釷元素作為核燃料,利用熔鹽作為反應堆介質。釷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儲量豐富,分布廣泛,相較于傳統的鈾資源,更具可持續性。在反應堆中,釷 - 232 需捕獲中子轉化為可裂變的鈾 - 233 才能釋放能量 ,這一過程雖需依賴鈾 - 235 或钚作為 “點火” 中子源,但卻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核燃料循環模式。熔鹽作為冷卻劑和燃料載體,在高溫下工作,能獲得更高的熱效率,其運行溫度可高達 700 - 800℃,遠高于傳統核電站,這意味著它能提供更高的能量轉換效率,產生更多的電力輸出。而且,熔鹽的蒸汽壓低,可降低機械應力,使得反應堆在運作過程中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可調性,能夠更精確地控制反應堆內的核反應過程,從而提高能源生產的安全性和效率。
從安全性角度來看,釷基熔鹽堆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由于采用液態燃料,一旦發生異常,反應堆可以迅速停止運行,大大降低核事故風險。在環保性方面,它的優勢更為突出。相比鈾基核電站,它產生的長壽命放射性廢物要少得多,大大減輕核廢料處理的壓力。更值得一提的是,釷基熔鹽堆具有出色的核廢料處理能力,可以 “吃掉” 現有核電站產生的部分核廢料,為解決核廢料長期存儲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發歷程的艱難險阻
在小說中,袁興釷團隊的研發歷程充滿了荊棘,這也正是現實中釷基熔鹽堆研發的真實寫照。高溫熔鹽的強腐蝕性對反應堆材料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是研發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液態氟化鹽在高溫下對金屬材料的腐蝕性極強,雖然已研發出 GH3535 耐蝕合金,但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和更高溫度下的材料性能仍需突破。袁興釷團隊在實驗中不斷嘗試各種材料,對各種金屬、合金和陶瓷材料進行測試,觀察它們在熔鹽中的腐蝕情況,經過多次調整和優化,才終于找到了一種性能優異的材料,能夠滿足釷基熔鹽堆的使用要求。
燃料循環工藝也是一個瓶頸。釷 - 232 轉化為鈾 - 233 的過程不僅需依賴特定的中子源,且伴生的鈾 - 232 會釋放強伽馬射線,增加燃料提取難度和輻射防護成本。袁興釷團隊在理論鉆研階段,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與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探討,試圖找到更優化的燃料循環工藝,以降低成本和風險。
資金短缺和人才短缺也是困擾研發的重要因素。科研項目的資金申請過程漫長而復雜,而且競爭激烈。袁興釷為了爭取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四處奔走,參加各種項目申報會和研討會,精心準備每一份申報材料。釷基熔鹽堆是一個新興的領域,相關的專業人才非常稀缺。為了組建一支優秀的科研團隊,袁興釷四處招賢納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招聘會,向年輕的科研人員介紹釷基熔鹽堆的研究前景和挑戰。
技術對未來能源格局的深遠影響
如果釷基熔鹽堆技術成功商業化應用,將對全球能源結構產生變革性的影響。它有望成為未來能源的主力軍,為解決全球能源危機提供新的途徑。釷資源的豐富性使得能源供應更加可持續,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和有限鈾資源的依賴。其高效的能源轉換效率和清潔的能源產出,也將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能源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在經濟發展方面,釷基熔鹽堆技術的應用將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從反應堆的設計、建造,到設備的制造、維護,再到核燃料的生產、處理,都將形成龐大的產業鏈,為就業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釷基熔鹽堆發電的成本也有望逐漸降低,提高其在能源市場中的競爭力,為社會提供更加經濟、穩定的電力供應。
在國際能源格局中,掌握釷基熔鹽堆技術的國家將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也將增強其在能源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國際合作與交流也將更加緊密,各國將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安全監管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推動釷基熔鹽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小說藝術的獨特魅力:敘事與主題的完美融合
雙線敘事的巧妙架構
袁竹的長篇小說《釷帝》采用了雙線敘事的結構,將袁建核與袁興釷父子的故事線巧妙交織,為讀者呈現了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核電事業發展史詩。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豐富了故事內容,展現了不同時代核電人的奮斗歷程,增強了敘事的層次感和節奏感。
袁建核的故事線主要圍繞上世紀 80 年代泰山核電站、中國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展開。他前往法國學習先進核電技術,在異國他鄉遭受歧視和挫折,但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終掌握了關鍵技術,回國后為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故事是中國核電事業從無到有、艱難起步的生動寫照,展現了老一輩核電人在艱苦環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
袁興釷的故事線則聚焦于當代釷基熔鹽堆的研究。他在戈壁灘上的實驗堆面臨熔鹽危機,在技術研發過程中遭遇資金短缺、技術難題、人才短缺等重重困難,但始終堅守信念,追求創新,帶領團隊不斷攻克難關。他的故事體現了新一代核電人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代表著中國核電事業對未來先進技術的追求和突破。
兩條故事線看似獨立發展,但又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袁建核的奮斗經歷為袁興釷樹立了榜樣,他對核電事業的熱愛和責任感深深影響了袁興釷,使袁興釷從小就對核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立志投身于核電事業。而袁興釷在釷基熔鹽堆研究中的創新精神和探索勇氣,也讓袁建核看到了中國核電事業的未來希望,盡管父子倆在核電理念上存在分歧,但他們對核電事業的熱愛卻是一脈相承的。
這種雙線敘事的方式,使得小說在展現中國核電事業發展歷程時更加全面、立體。讀者既能感受到老一輩核電人在起步階段的艱辛與不易,又能體會到新一代核電人在創新發展中的激情與活力。兩條故事線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交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敘事節奏,時而緊張刺激,時而溫情脈脈,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和好奇心。
環境描寫的烘托渲染
小說中對環境的描寫細膩而生動,無論是戈壁灘的荒涼、核電站工地的忙碌,還是法國的異國風情,都為故事的發展營造了獨特的氛圍,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心境,推動了情節發展,體現了環境與人物、故事的緊密聯系。
戈壁灘的環境描寫貫穿于袁興釷的故事線中,成為了他科研歷程的重要背景。“戈壁灘的夜,靜謐得有些詭異,仿佛連風都被凍住了。袁興釷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鹽霜凝結的地面上,每一步都伴隨著輕微的‘咔嚓’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就像有人在他的耳邊輕輕敲響警鐘。他抬頭望向遠處的釷基熔鹽實驗堆,那龐大的身軀在月光下投下巨大的陰影,宛如一頭沉睡的巨獸,卻又隨時可能蘇醒,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這段描寫生動地展現了戈壁灘夜晚的寂靜與寒冷,鹽霜凝結的地面和實驗堆投下的陰影,營造出一種緊張、壓抑的氛圍,暗示了袁興釷所面臨的熔鹽危機的嚴重性,也烘托出他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大亞灣核電站建設工地的環境描寫則展現了另一番景象。“大亞灣核電站建設現場,烈日高懸,熾熱的陽光毫無遮攔地傾瀉而下,給這片忙碌的工地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色光芒。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交織成一曲激昂的樂章,工人們穿梭其中,身影忙碌而堅定。” 這里的環境描寫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熾熱的陽光和忙碌的工地,體現了建設者們的熱情和干勁,也為袁建核和他的團隊在技術攻堅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堅韌和執著提供了有力的背景支撐。
在描寫袁建核在法國的經歷時,小說對法國的環境進行了細致的刻畫?!胺▏亩欤袷且活^冷酷的巨獸,毫不留情地釋放著它的威嚴。圣洛倫核電站訓練中心所在的城市,被一層冰冷的紗幕所籠罩,寒風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刀刃,肆意地切割著空氣中的溫暖。” 這段描寫不僅展現了法國冬天的寒冷,更通過環境的惡劣來襯托袁建核在異國他鄉所遭受的孤獨和歧視,他在簡陋的宿舍里,在寒冷的環境中,依然堅持學習和研究,環境的描寫進一步凸顯了他的堅韌和頑強。
環境描寫在小說中還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例如,在袁興釷應對熔鹽危機時,戈壁灘的惡劣環境增加了危機處理的難度,使得情節更加緊張刺激;而在袁建核在法國學習期間,法國的文化環境和工作環境中的歧視與挑戰,直接引發了他與法方人員的沖突,推動了故事的發展,也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學習,為回國后的技術攻堅奠定了基礎。
主題深度:科技、夢想與家國情懷
小說通過袁建核和袁興釷父子的經歷,以及他們對核電技術的探索,深刻地表達了對科技進步的追求、對夢想的堅守以及深厚的家國情懷,引發了讀者對國家能源發展和個人奮斗的深刻思考。
對科技進步的追求是小說的重要主題之一。袁建核前往法國學習先進的核電技術,他在學習過程中克服了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和技術難題,最終掌握了關鍵的焊接工藝,為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袁興釷則致力于釷基熔鹽堆的研究,他和他的團隊在技術研發過程中不斷創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推動了釷基熔鹽堆技術的發展。他們的故事展現了中國核電人對科技進步的不懈追求,以及為了實現科技自主創新所付出的努力。
對夢想的堅守貫穿于小說的始終。袁建核從小就對核電事業充滿了向往,他的夢想是看到中國的核電事業蓬勃發展。在面對法國專家的歧視和嘲笑時,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更加堅定了為國家爭光的信念。袁興釷同樣堅守著自己的夢想,他堅信釷基熔鹽堆有著巨大的潛力,能夠為解決全球能源危機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新的途徑。盡管在研究過程中面臨著重重困難和外界的質疑,但他始終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創新精神,一步步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家國情懷是小說的核心主題,也是推動故事發展的重要動力。袁建核為了國家的核電事業,遠離家鄉和親人,前往法國學習。他在異國他鄉所遭受的一切,都沒有讓他忘記自己的使命,他心中始終裝著國家和人民,希望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帶回國內,為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袁興釷同樣如此,他在戈壁灘上默默耕耘,為了釷基熔鹽堆的研究付出了無數的心血,他的努力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成就,更是為了國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他們的家國情懷體現了中國核電人對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責任感,以及為了國家利益無私奉獻的精神。
通過閱讀這部小說,讀者不禁會對國家能源發展和個人奮斗進行深入思考。在當今時代,能源問題是全球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中國核電事業的發展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說中袁建核和袁興釷父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核電人在國家能源發展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個人奮斗與國家發展的緊密聯系。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堅守夢想,勇于追求,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實映照與時代回響:小說的社會價值
對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見證
袁竹的長篇小說《釷帝》猶如一面鏡子,真實而生動地映照出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波瀾壯闊歷程,成為這一偉大事業的珍貴文學見證。從小說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核電事業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與取得的成就,深刻感受到核電人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
上世紀 80 年代,中國核電事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成為了中國核電發展的關鍵一步。小說中袁建核前往法國學習先進核電技術的情節,正是這一時期中國核電人努力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真實寫照。當時的中國,在核電技術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袁建核在法國遭受的歧視和挫折,如在餐廳被法方主管故意撞翻咖啡并羞辱,深刻地反映了中國核電人在國際舞臺上的艱難處境。然而,他們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而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努力學習先進技術,為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積累知識和經驗。
在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過程中,袁建核和他的團隊面臨著諸多技術難題,如壓力容器焊縫技術的復雜性、設備安裝精度要求極高等等。他們通過不斷地查閱資料、請教專家、進行實驗,最終成功攻克了這些難題,確保了大亞灣核電站的順利建設和并網發電。這一過程不僅展現了中國核電人在技術攻堅方面的智慧和勇氣,也反映了中國核電事業在起步階段的艱辛與不易。1993 年 8 月 31 日,大亞灣核電站一號機組并網發電,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標志著中國核電事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小說通過對這一事件的生動描寫,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核電人多年努力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核電事業不斷追求創新與突破,釷基熔鹽堆的研究成為了新的焦點。小說中袁興釷致力于釷基熔鹽堆研究的故事,體現了中國核電人在先進核電技術領域的探索與追求。釷基熔鹽堆作為第四代核能系統的重要候選堆型之一,具有諸多優勢,如熱效率高、燃料利用率高、放射性廢物產生量少等等。然而,其研發過程充滿了挑戰,袁興釷和他的團隊在研究過程中面臨著熔鹽危機、技術難題、資金短缺、人才短缺等重重困難。但他們始終堅守信念,不斷創新,最終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一情節不僅展現了中國核電人在面對新挑戰時的勇氣和擔當,也反映了中國核電事業在追求創新發展道路上的堅定步伐。
《釷帝》通過對袁建核和袁興釷父子兩代核電人的描寫,全方位地展現了中國核電事業從無到有、從跟跑到領跑的發展歷程。它讓讀者深刻了解到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艱辛與不易,以及核電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這部小說不僅是對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文學記錄,更是對核電人精神的贊美和傳承,激勵著更多的人關注和支持中國核電事業的發展,為實現中國核電強國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對青年奮斗者的激勵啟示
《釷帝》中袁建核與袁興釷父子的奮斗歷程,宛如一座明亮的燈塔,為當下青年在面對困難、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指引與激勵力量,深刻啟示著青年們如何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相連,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袁建核在法國學習核電技術期間,遭受了嚴重的歧視與挫折。法方主管的羞辱、同事的冷漠,以及艱苦的學習和生活條件,都沒有動搖他學習先進技術、報效祖國的決心。他在簡陋的宿舍里,憑借微弱的手電光,日夜研讀法語技術手冊;在面對技術難題時,他堅持不懈地查閱資料、進行實驗,最終成功掌握了關鍵技術。他的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告訴青年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但只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正如袁建核在面對歧視時,沒有選擇退縮,而是將其轉化為前進的動力,這種積極的心態和應對困難的方式,值得青年們學習和借鑒。
袁興釷在釷基熔鹽堆的研究過程中,展現出了勇于創新、敢于挑戰的精神。他面對熔鹽危機時的冷靜果斷,以及在技術研發過程中面對重重困難時的堅持和努力,都體現了新一代青年的擔當和勇氣。在當今時代,科技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們作為社會的未來和希望,應該像袁興釷一樣,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敢于挑戰傳統觀念,不斷追求創新。同時,袁興釷在面對外界質疑時,沒有輕易放棄,而是通過公開實驗數據、進行模擬實驗等方式,用事實和數據回應質疑,這種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是青年們在追求夢想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品質。
更為重要的是,小說深刻體現了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相結合的重要性。袁建核和袁興釷父子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但他們都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核電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袁建核為了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遠離家鄉和親人,在異國他鄉努力學習;袁興釷為了釷基熔鹽堆的研究,在戈壁灘上默默奉獻,付出了無數的心血。他們的故事告訴青年們,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只有將個人的夢想融入到國家的發展戰略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和動力。在當今時代,國家在各個領域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青年們應該積極關注國家需求,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國家的發展需求相結合,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袁竹的長篇小說《釷帝》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形象,激勵著青年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在追求夢想時勇于創新、敢于挑戰,同時引導青年們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在為國家和社會的貢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部小說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部激勵青年奮斗的勵志篇章,為青年們在人生道路上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行動指南。
作者簡介:李櫟,藝評人,在《中國作家網》《搜狐網》《作家網》《四川新聞網·麻辣社區》等發表數十篇文學評論。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