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紅色基因在三秦大地綻放
——評賀測亮撰寫的隨筆《傳承紅色基因,共憶崢嶸歲月》
作者:豆包
這篇隨筆圍繞《軍暉習武園》分享雅集展開,主題鮮明、情感真摯,是一篇兼具紀實性與紅色情懷的佳作,可從以下幾個維度具體評析:
1、主題突出,紅色內核鮮明。文章始終緊扣“傳承紅色基因”的核心,從新書《軍暉習武園》的內容價值(填補省軍區歷史空白、展現開國將校功績),到作者創作的初心(留存歷史、傳遞先輩精神),再到現場老戰友與老干部子女的共鳴(緬懷過往、立志傳承),層層遞進地凸顯“紅色傳承”的意義,讓“共憶崢嶸歲月”的情感落地,不空洞、不懸浮。
2、結構清晰,敘事邏輯流暢。全文以“雅集場景引入—新書價值介紹—雅集地點寓意—作者心路分享—現場人員反響—主題升華”為脈絡,節奏張弛有度:開篇用西安曲江的秋日景致鋪墊氛圍,自然引出分享會。中間先介紹書籍的史料價值與文學性,再關聯曲江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新書分享”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文化氣息。后續通過作者、老戰友、老干部子女的不同視角,多角度印證書籍的意義,最后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收束,升華主題,邏輯閉環完整。
3、細節生動,情感感染力強。文中多處細節讓內容更鮮活、情感更飽滿:環境描寫上,“陽光映著湛藍色的天空”“微風裹著初秋的果香”“行人臉上的愜意”,既勾勒出曲江的美好,也反襯出分享會的溫馨氛圍。人物互動上,老戰友“翻閱著新書,愛不釋手,感慨萬千,爭相發言”,老干部子女回憶“幼年時在習武園生活、上學的點點滴滴”,這些細節讓“戰友情”“家國情懷”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真實情感。作者創作細節上,“歷時三載”“從老人口中鉤沉往事”“從檔案庫翻閱資料”,凸顯了創作的嚴謹與不易,讓“敬佩”之情更有依據。
4、文化底蘊與紅色主題融合自然。文章巧妙將“曲江”的歷史文化背景與紅色分享會結合,提及曲江是漢唐文人雅集之地、“曲水流觴”發生于此,既解釋了選擇徐記海鮮作為場地的“寓意”,也讓紅色主題在文化底蘊的襯托下更具深度——既傳承先輩的革命精神,也延續中華文化中“以文會友、以文傳情”的傳統,讓分享會的意義更豐富。
整體而言,這篇隨筆兼具紀實性、情感性與思想性,既完整記錄了分享會的全貌,又深刻傳遞了紅色傳承的價值,讀來既有畫面感,又能引發對歷史與精神傳承的思考。
附:
傳承紅色基因 共憶崢嶸歲月
賀測亮
八月的西安曲江,陽光映著湛藍色的天空,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微風裹著初秋的果香,行人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愜意。8月20日,由作者之一徐少先發起組織的《軍暉習武園》分享雅集,在曲江徐記海鮮曼蒂店舉行,40多位老戰友及幼年曾在習武園生活過的老干部子女應邀到場分享祝賀,現場洋溢著濃厚的戰友情與懷舊氛圍。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軍暉習武園》一書,揭開了塵封半個多紀的歷史,把早期陜西省軍區那些人和事,呈現在讀者面前。該書由管益農、徐少先編著,以55年前陜西省軍區的老營盤——西安習武園為背景,運用翔實的史料,扎實的文學功底,博學的文字修養,把省軍區稱謂和機構的演變、30多位開國將校的豐功偉績、機關大院的軼聞趣事,描繪得淋漓盡致,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并附有74幅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有填補省軍區歷史“空白”之功,是一部紅色教育的必讀書。
曲江飲宴,新書分享。西安曲江,曾是漢唐時期一處極為富麗優美的園林,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總要在曲江雅集,乘興作詩。新書分享雅集的地點選擇在徐記海鮮,東傍大唐芙蓉園,西鄰“長安十二時辰”游樂場,極富寓意。這一帶,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聚集之地,腳下的土地,刻滿了詩情畫意,著名的“曲水流觴”就發生于此。
作為本書的創作者,管益農、徐少先分別分享了他們創作該書的心路歷程。二人表示,習武園承載著陜西省軍區一代老兵的青春記憶與奮斗足跡,這里不僅有戰友間的深厚情誼,更有老一輩革命家堅守的信念與精神。撰寫此書,既是為了留存那段珍貴的歷史,也是為了讓后輩們了解先輩們的故事,傳承其中的正能量。作者為出這本書,嘔心瀝血,歷時三載,花費了不少精力,他們從老習武園人的口中鉤沉往事,從塵封的檔案庫里翻閱資料,從“紅二代”手中索取圖文,從出版物中尋找佐證。編撰此書,純系兩位長期在省軍區機關工作的老兵“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所致,既非組織授 命,亦非他人委托。這種嚴謹的創作精神、史學態度和歷史責任感,令人敬佩。
分享會現場,老戰友們圍坐在一起,翻閱著新書,愛不釋手,感慨萬千,爭相發言,一致稱贊此書編寫得好,編寫得及時,填補了省軍區歷史“空白”,讓知道的人記憶猶新,不知道的人耳目一新,為年輕一代不忘初心、崇尚英雄,提供了活生生的史料讀本,也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回憶起幼年時曾經在習武園生活、上學的點點滴滴,老干部子女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本書,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了父輩們的經歷與情懷,書中先輩的故事,讓他們對“責任”與“擔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決心把老紅軍、老八路樂于犧牲奉獻的精神傳承下去。
舉杯贊英雄,開懷明心志。分享會上,大家共同為新書出版舉杯慶賀,一致認為,這不僅僅是一次新書亮相,更是一場跨越時代的情感聚集?!盾姇熈曃鋱@》的出版,為那段特殊的歲月留下了鮮活的注腳,也讓這份蘊含在習武園中的精神力量得以延續和傳承,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