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辦首屆詩歌節

現場

現場

嘉賓合影
2015年11月22日下午4時30分,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首屆詩歌節——“重新聽見詩歌的聲音”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樓國際會議廳落下帷幕。此次詩歌節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主辦,由中國詩歌學會校園工作委員會協辦,以詩歌朗誦和詩歌創作為主要形式,以中文詩歌為主要內容,吸引了在校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投稿,活動也得到了與會評委老師的高度評價和現場觀眾的熱烈反響。
首屆詩歌節有幸邀請到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曾凡華、二炮文工團副團長逯海田、中國作家協會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北塔、中國詩歌網總編輯朱玲和中國詩歌學會校園工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華星詩談》編委會副主任七月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的汪劍釗教授作為嘉賓評委。同時,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的魏崇新院長、劉厚廣書記、陳小明副院長、蔣文燕老師、馬曉冬老師和唐利群老師也以評委的身份出席了本次詩歌節。
首屆詩歌節分為原創詩歌作品展示、配樂詩歌朗誦比賽、嘉賓節目表演三個主要環節?;顒右潦?,北京外國語大學合唱團為大家獻上合唱曲目《一棵開花的樹》,悠揚的歌聲仿佛驅散了雪日的陰冷,首屆詩歌節就在優美動人的氛圍中正式拉開序幕。
第一首詩朗誦《雪落在中國的大地上》十分應景,朗誦者歐益君飽含感情的詩朗誦打動了評委及觀眾,讓人充分感受到詩歌的魅力。朗誦者宋怡在朗誦《雨巷》時力度與深情兼備,以投入的朗誦和豐富的情感建立起了與觀眾心靈溝通的橋梁。中文學院研究生代表帶來的《我的南方與北方》鏗鏘有力,讓觀眾們的情緒也隨之激蕩。馬來西亞留學生戴娜為大家朗誦舒婷的《致橡樹》,其字正腔圓,飽含感情的朗誦讓人再次感悟到中國語言的獨特魅力。在原創詩歌的朗誦中,朱昊辰創作的《月光下,祖父躺在地里抽煙》以獨特的意象和感人的描寫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場不少評委和觀眾都為其所打動而落淚。
評委們在活動結束后對詩歌節做了點評。海田老師幾度哽咽,感動于北外充滿詩歌氛圍的澄澈,也感動于同學們對詩歌的熱愛。汪劍釗教授借用自己創作的詩歌《雪是冬天的靈魂》,將其改為“詩歌是北外的靈魂”,表達對此次詩歌節的祝愿。朱玲老師則在比賽過程中將同學們詩朗誦的音頻發送給了部分詩歌的作者們,其中詩人李元勝稱陳卓、李錦婷所朗誦的《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是同學們給他的“另一個殊榮”。中文學院的白亮老師還巧借朗誦組的詩歌題目即興創作小詩一首,以此表達對所有熱愛詩歌之人的祝福。
最終,詩歌節在超過一百篇的原創詩歌稿件中,評選出了五篇特等獎和六篇優秀獎;在詩歌朗誦比賽中評選出六個獲獎節目。曾凡華老師、魏崇新院長和劉厚廣書記也在頒獎環節對詩歌節提出了更多的建議,并祝愿今后的詩歌節將越辦越好。另外,艾青夫人高瑛女士獲悉此次詩歌節后,表示十分支持,并委托七月老師向原創組獲獎選手提供艾青與其合作的詩集——《詩的牽手》以示鼓勵。詩歌節結束后,評委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為此次詩歌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詩歌是人類靈魂的歸宿。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首屆詩歌節秉持著純粹的詩歌理念舉辦本次活動,得到了校內校外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希望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校園內重拾一份對詩歌的熱情,重新聆聽詩歌的聲音。我們由衷地相信詩歌的明天會更好,詩歌節的明天也一定更加精彩!
(傅婧琳 陳思佳)
附:
首屆詩歌節原創組獲獎名單:
特等獎:
朱昊辰《月光下,祖父躺在地里抽煙》;王詩盈《父親的果園,母親的詩》;賈淺煩《事關徒勞》; 羅曼《星空與森林之歌》;李諾《寫一首詩》
優秀獎:
程銘《過去》;李正本《夏夜荷湖月》;束思源《歷史》;于豐志《行者》;趙楊《林蔭道里的騎士與貓》;張馨月《醒》
首屆詩歌節朗誦組獲獎名單:
一等獎:
宋怡
二等獎:
鄭仝仝;歐益君
三等獎:
陳卓、李錦婷;劉鑫蕊;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