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柳忠秧撰創江蘇省揚州市城市形象(旅游宣傳)主題詞:
——三分明月夜·十里春風城


柳忠秧指出,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形象、旅游主題形象宣傳口號等)之表述從邏輯、語法、修辭、語言等諸方面至少有如下幾條剛性和高端要求:
1
排他性,即只有該事物有而他事物沒有的屬性。所用表述詞或詞組原則上要求是獨一無二的,用在別的城市肯定不行。通俗地說,排他性就是我有你沒有。你若說廣東人“厚于德”,那人家湖南、湖北等全國其它地方是不是都“缺德”?同理,如你說武漢人“敢為人先”,那是不是意味著別人都是縮頭烏龜?!以上兩種表述都不具備排他性,所以“厚于德……”、“敢為人先……”等城市精神的表述詞是不符合邏輯規范的。
2
決定性,即對該事物具有決定意義的屬性。例如岳陽城市文化主題詞“一湖勝狀一樓憂樂”:“一湖勝狀”由《岳陽樓記》中“余觀夫巴陵勝狀……”典化而來,“一樓憂樂”也是由《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名句演化而出。《岳陽樓記》落戶岳陽樓,是岳陽樓獨一無二的文化品牌。“一湖勝狀一樓憂樂”是(同時具備)岳陽城市文化“決定性”和“排他性”的邏輯學特征。
3
不能有語法錯誤。典型的案例——廣東精神之“誠于信”一句的表述:“誠”和“信”可做并列的名詞或動詞,兩字應并用,之間不宜再加介詞或副詞等。
4
要采用合適的修辭手法,例如比喻、象征、對仗、互文等。最常用的是諸如“主人下馬客在船”、“秦時明月漢時關”的互文修辭手法。
5
表述語言需高度凝煉而精美,需微言大義、一字千金,切忌用費字。
6
唯一性,此條雖不是剛性要求,但能具備最好。排他性不一定具有唯一性,但唯一性一定具有排他性。
7
因漢語言表達的象形表意、特定語境等特點,城市(文化、精神等)主體對特定成語、詞組具有優先使用權(或約定俗成的指向性優先權)。比如:大同市優先使用成語“天下大同”;寧波市優先使用成語“寧靜致遠”、“海不揚波”等。
8
成語、詞組的首創性或首倡性。例如羅浮山“人間正道,天下羅浮”之表述,盡管“人間正道”為普適性成語,放在哪都通行;但,天下名勝中羅浮山風景區首先使用“人間正道”并與“天下羅浮”相匹配,故羅浮山旅游主題詞使用“人間正道”具有首倡性。至于首創性,則具有邏輯學唯一性、排他性之特征,故于城市主題詞創作而言,須大力追求與倡導。
基于以上八條,詩人柳忠秧撰創江蘇省揚州市城市形象(旅游宣傳)主題詞:
三分明月夜·十里春風城

釋解
1
本文案“三分明月夜”之表述,典出唐朝詩人徐凝《憶揚州》詩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元奈是揚州”之傳神嘆絕佳句,意下曰:三分明月夜——二分是揚州。
2
本文案“十里春風城”之表達,典出唐代詩人杜牧《贈別·其一》詩中“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之風情萬種美辭:杜牧原詩實寫揚州佳麗如云、美人如簇,喻指揚州春風華美、春色浪漫、春意盎然。此處“十里”為概數,豈止十里?!乃百里、千里之謂也!又據,唐宋詞中“春風十里”指長長的繁華街道,約定俗成多用于揚州。
3
由兩位唐朝詩人的佳句(只為揚州而寫,具明顯的排他性)典化而出的“三分明月夜·十里春風城”之美語組合,畫龍點睛,佳妙傳神,狀寫出于揚州而言具有其決定性邏輯特性的人文神韻、“明月”風流、“春風”意氣。
4
本文案使用“明月夜”、“春風城”之意象、物象,凸顯了揚州的美感、質感、動感、時空感,讓人痛感揚州之美:如詩如畫如歌如訴如醉如癡。
5
本文案將揚州市定位于“春風城”同時具首創性和首倡性。
6
綜上釋解,柳忠秧認為,“三分明月夜·十里春風城”為揚州市城市形象(旅游宣傳)主題詞的佳選。

詩人柳忠秧
來源:順德作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