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家一行來劉老莊創立“文化創新共建基地”
冬寒漸隆,一襲文化共建的暖意洇潤在蘇北淮安。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組織顧伯沖、謝克強、王建、沙克、何言宏、陳義海、高翔等來自北京、上海、武漢和南京等地的文化名家,共赴周恩來總理的故鄉江蘇省淮安市,在淮陰區劉老莊鎮等處開展“文化名家劉老莊調研采風行”系列活動,與劉老莊鎮黨委在該鎮創立“新時代文化創新共建基地”。
今年7月以來,受淮陰區劉老莊鎮黨委邀請,經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批準,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將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到基層組織,摸索服務于社會的方式方法,先期組織一些文化專家到劉老莊鎮實地走訪,與該鎮共謀創建“新時代文化創新共建基地”。適逢明年是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與江蘇省當代詩學研究會、淮陰區委宣傳部、劉老莊鎮黨委等單位,于今夏共同舉辦了“永恒之碑”詩歌征文活動,紅色劉老莊的名字正在進入來自全國各地的千萬首詩篇,征文頒獎典禮將于2025年適當時間在淮陰區舉行。
此次“文化名家劉老莊調研采風行”活動,旨在弘揚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傳統,體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血染風采和紅色文旅的特色面貌,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蘊藏和新時代的奮進精神,共議“新時代文化創新共建基地”的運行舉措,合力促進劉老莊鎮的文化創新和文旅建設工作。
兩天的日程中,文化名家一行首先于12月17日赴淮安區參觀周恩來故居,感受一代偉人的魅力和淮安現當代歷史進程,接著赴淮安市的城市源頭淮陰區碼頭古鎮,探訪淮陰侯韓信大將軍的歷史遺跡和“古代三母”之一的漂母墓以及漢代辭賦大家枚乘的故居,感受劉老莊鎮所處的悠久歷史人文環境。在調研采風活動的著眼點淮陰區劉老莊鎮,大家拜遏新四軍八十二烈士紀念館,深入了解和學習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在對劉老莊鎮、村的工作調研中,體察革命老區的文化精神積淀和經濟社會建設的特色成就。
12月18日,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與劉老莊鎮黨委在該鎮為民服務中心舉行“新時代文化創新共建基地”的成立揭牌儀式和“共話劉老莊文化創新工作專家座談會”。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顧伯沖,《中國詩歌》執行主編、湖北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謝克強,江蘇省文聯原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王建,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會長、《中國文藝家》雜志社副總編輯沙克,江蘇省當代詩學研究會會長,文學博士、教授陳義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副會長、長三角城市網總編輯高翔,淮陰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淮陰區作家協會主席陳進,劉老莊鎮黨委書記葛海偉一起為共建基地揭牌。
葛海偉書記在致詞中介紹道,近年來,劉老莊鎮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重要指示,創排大型原創舞劇《我的劉老莊》,獲得江蘇省紫金文化藝術節展演劇目獎;將紅色文化與產業發展、鄉村旅游相融合,形成以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為核心,東側丁胡莊、西側影視基地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格局,年接待游客量近60萬人次。劉老莊鎮深耕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民宿、休閑農業等新型業態不斷涌現,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持續完善。在“劉老莊連”紅色精神的引領下,劉老莊鎮著力推動鄉村振興發展,2022年獲評全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2020至2023年連續4年榮獲全區對鎮(街)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第一等次。
葛海偉說,今年我們邀請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指導謀劃會地共建工作,既是互相策應的文化交流,也是新時代下文化構建的新探索,旨在借助高層次協會人才薈萃、資源豐富、聯系廣泛的優勢,共同發力推動劉老莊鎮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旅開發、紅色文化創新再攀新高度。我們相信,在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的支持下,有淮陰區委宣傳部的精心指導和各位文化名家的傾情支持,此次調研采風行活動定能成為會地共建的良好開端,為革命老區文化發展注入活力,為劉老莊鎮鄉村振興添勁賦能。
中國文化管理學會副主席顧伯沖在講話中說道,劉老莊鎮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先進的鎮村文化環境,成為紅色文旅的蘇北名鎮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飽含著“八十二抗日先烈精神”的劉老莊,不僅是淮陰、淮安和江蘇地理上的劉老莊,也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中的一個光輝符號,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之一。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將利用文化與文旅方面的豐厚資源,支持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與劉老莊鎮的“新時代文化創新共建基地”工作,促進共建基地逐步從文化塑造、宣傳推廣轉化成文旅事業的項目實踐,為進一步把周總理家鄉淮安市的劉老莊鎮建設為全國紅色文旅的響亮名片而出謀劃策,盡心出力。
陳進代表淮陰區委宣傳部致辭,歡迎前來劉老莊調研采風的文化名家,對創立“新時代文化創新共建基地”表示祝賀和支持,并希望文化名家們今后更多地關心指導淮陰區的文化建設,獻妙計出良策,共同把劉老莊的紅色文旅事業提升向新的高度。在“共話劉老莊文化創新工作專家座談會”中,顧伯沖、謝克強、王建、沙克、陳義海、高翔等暢言了對劉老莊鎮的調研感受,從文化、文旅、文藝、新聞傳播等方面,提出了對“新時代文化創新共建基地”實施舉措的構想和建議,并對意義重大的“永恒之杯”征文活動及明年的頒獎典禮,提出了確實可行的意見和方案。與會的文化名家都表示,將要用自己的筆墨來書寫淮安、淮陰的歷史人文內涵尤其是劉老莊紅色形象和奮進精神。
據了解,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為了吸收高層次的文化專家和文藝人才,正在建立“文化專家、文藝名家”的專家庫,以更好地開展協會工作,服務于新時代的文化建設事業。鑒于陳進在文學事業上的業績和文學創作的成就,顧伯沖和沙克在專家座談會上為他頒發了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的“特聘文學名家”證書和紀念杯,以利于其參與和促進協會的文藝創作與交流活動。
資深媒體人高翔副會長在參加調研采風活動后感慨道,劉老莊鎮是文化工作者的精神富礦,有取之不竭的能量之源,今后我們將密切關注劉老莊鎮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把這個會地共建基地的物質精神風貌和建設成果通過媒體傳播向全國、傳播向海外,讓劉老莊的紅色經典形象和奮進精神在更廣泛的范圍得到弘揚。
沙克會長談了對此次“文化名家劉老莊調研采風行”的體會,這次調研采風活動既是執行中國文化管理協會的工作部署,更是一行文化專家們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和實踐課。大家領略了歷史文化名城淮安、革命老區淮陰區、紅色文旅基地劉老莊鎮的歷史積淀、地理人文和當代物質精神建設風貌,深得教益,備受鼓舞。劉老莊鎮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以紅色文旅、綠色產業、金色家園為主線,著力發展“萬畝碧根果、萬頭蘇淮豬、萬噸食用菌、萬畝采摘園”等“四個萬”的農業產業項目,邁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步伐,推進新時代的老區振興,帶領全鎮人民奔向金色家園的幸福日子。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將與劉老莊鎮黨委結成緊密的文化創新共建對子,利用文化、文旅、文藝方面的全國專家資源和廣泛的媒體資源,為劉老莊的新時代文化創新工作提供一份積極的策動力。
據悉,“文化名家劉老莊調研采風行”系列活動,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與淮陰區委宣傳部主辦,劉老莊鎮黨委承辦。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言宏,以視頻方式向其家鄉淮陰區的重要文化活動發來對“共建基地”的關切和祝愿。丁昕春、常貴章、王憶雯、孫興利、周凱、李春峰、趙曉帆等10多位淮安市、淮安區、淮陰區、劉老莊鎮的宣傳文化界人士及有關人員,參與了調研采風系列活動。
?
來源:頂端新聞 大河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