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在“記錄暖城溫度”——《鄂爾多斯》《阿拉騰甘德爾》創刊45周年讀者見面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記錄暖城溫度”——《鄂爾多斯》《阿拉騰甘德爾》創刊45周年讀者見面座談會上的發言

 

(2025年7月18日·呼和浩特)

 

王占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親愛的作家朋友們、讀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作為土生土長的鄂爾多斯人,也是長期書寫鄂爾多斯生態變遷與人文精神的寫作者,能受邀參加《鄂爾多斯》和《阿拉騰甘德爾》兩刊創刊45周年的讀者見面座談會,深感榮幸,也倍感親切。45年,將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兩本刊物深深扎根于鄂爾多斯高原這片沃土,像兩棵堅韌的文學胡楊,櫛風沐雨,枝繁葉茂,不僅記錄著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更孕育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本土文學力量;也如同流淌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兩股清澈而宏深的泉水,滋養著本土文學的根系,映照著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與溫暖情懷。

在此,請允許我以一個家鄉人和文學創作同仁的身份,向兩刊歷任編輯和廣大新老作者45載耕耘不輟的奮斗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45年來,《鄂爾多斯》《阿拉騰甘德爾》作為鄂爾多斯乃至內蒙古重要的文學陣地和窗口,其貢獻有目共睹:

兩刊是“暖城”文脈的忠實記錄者。從草原的悠揚牧歌到工業的鏗鏘脈搏,從黃河岸邊的生生不息到毛烏素、庫布其沙丘變綠洲的奇跡,從個體命運的沉浮到時代洪流的奔涌,兩刊用文學的筆觸為我們留存了鄂爾多斯最生動、最深刻、最有溫度的歷史切片和精神圖譜。它們用精準的文字和深厚的情懷,挖掘并深情呈現了鄂爾多斯獨特的地理風貌、歷史積淀、民族風情、百姓日常,以及在改革開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潮中的奮進姿態與人民情感,為這座城市積累了豐厚而鮮活的文學檔案,傳遞著真實而溫暖的“暖城溫度”,留下了最珍貴的集體記憶。

兩刊是本土文學人才的“搖籃”與“燈塔”。 兩刊是本土文學人才的“搖籃”與“燈塔”。在45年的歷史長河中,它們培養了肖亦農、張秉義、王建中、肖睿、娜仁高娃、郭雪波、巴·哈斯牧人、阿·布音敖其爾、莫·哈斯巴根、哈斯布拉格等一大批本土作家、詩人,他們在這里發表了處女作、成名作,并走向了全國。刊物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和敏銳的眼光,發現、培養、凝聚本土創作力量,為他們提供了展示才華、交流切磋的寶貴平臺,為鄂爾多斯文學隊伍的壯大和整體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刊是向全國傳播鄂爾多斯地域文化的“橋梁”。 兩刊立足本土,面向全國及全球,將鄂爾多斯的故事、草原的聲音、北疆的風情,通過文學的形式傳遞給更廣闊的讀者群,有效提升了鄂爾多斯乃至內蒙古的文化辨識度和影響力。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自治區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大背景下,鄂爾多斯文學積極融入這一宏大戰略,在時代洪流中弄潮領航,在貼近百姓的文學敘事中擁抱時代變革,關注社會熱點,用文學的力量傳遞正能量,激發人們的共鳴與思考,為推動社會進步貢獻著文學的智慧與力量。特別是今年5月,“魯迅文學院鄂爾多斯教學實踐點”的正式揭牌,更是將國家級優質文學資源引入本土,為鄂爾多斯文學人才的培養和創作水平的飛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既是對兩刊45年成績的肯定,也賦予了兩刊在新時代更崇高的使命。

站在45周年的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我對兩刊未來的發展,提幾點不成熟的建議,僅供參考:

 

一是更深融入“北疆文化”品牌建設,提煉“暖城”精神標識。

刊物應更加自覺地服務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這一自治區戰略。編輯團隊需具備更強的主題策劃能力,引導作者深入挖掘鄂爾多斯在生態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能源產業轉型、鄉村振興實踐等方面的獨特經驗和感人故事。鼓勵創作能深刻反映鄂爾多斯人精神特質(如堅韌、開放、創新、包容)的優秀作品,塑造具有時代高度、地域特色和普遍意義的“暖城”人物群像和精神圖譜,使之成為“北疆文化”中閃亮的組成部分。

 

二是強化“人民性”導向,拓展稿源廣度與深度。

建議探索設立如“基層之聲”、“暖城故事匯”或“黃河岸畔”等欄目,專門刊發來自基層一線、反映普通人生活、情感與奮斗的優質稿件。發現和培養更多“鄉土文化能人”,讓刊物真正成為人民抒寫、抒寫人民的平臺。

 

三是聯動“魯院實踐點”,加強文藝人才的培養引領

 充分利用魯迅文學院鄂爾多斯教學實踐點的資源,將刊物的選題策劃、作者培養與魯院的培訓、研討活動緊密結合。可以設立“魯院學員作品選登”或與魯院導師合作開設創作指導專欄,提升本土作者的視野和創作技巧。


四是擁抱新媒體創新傳播,提升影響力與覆蓋面。

在堅守文學品質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融媒體傳播路徑。利用好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精選刊物內容進行二次創作和精準推送(例如,將優秀散文、詩歌配以鄂爾多斯風光圖片或音樂制作成有聲讀物、短視頻),吸引更廣泛、更年輕的讀者群體。


各位同仁,朋友們:文學是時代的號角,是心靈的燈塔。《鄂爾多斯》《阿拉騰甘德爾》這45年的歷程,是輝煌的過去,更是充滿希望的序章。我相信,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鄂爾多斯市委市政府和市文聯的堅強領導下,依托“魯院實踐點”的高端平臺,乘著“北疆文化”品牌建設的東風,兩刊一定能繼續扎根高原沃土,仰望文學星空,以更開闊的視野、更開放的胸懷、更創新的姿態,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培養更多優秀的文學人才,為持續提升“暖城”鄂爾多斯的文化軟實力,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為打造更具魅力的“北疆文化”品牌,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祝愿《鄂爾多斯》《阿拉騰甘德爾》越辦越好,永葆青春活力!

謝謝大家!


1111 

【作者簡介】

王占義,鄂爾多斯市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新華社內蒙古分社原副社長、主任編輯,生態文學作家,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中國環境報和中國環境記協“地球衛士”智庫專家。主要作品有《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版、第二版、大字本、精華版四個版本、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精華版”的引進版,共計五個版本)。《萬事萬物由來大辭典》(英國新經典出版社出版,后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引進版權再次出版)、《內蒙古歷史上的今天》(新華出版社出版)、《秕谷倉:王占義文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大漠流金:中國庫布其精準扶貧紀實》(與楊春風合著、天津科技出版社與內蒙古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該書獲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圖書獎)、《沙漠守望者:庫布其脫貧振興之路》(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內蒙古首批生態文學推薦作品、全國首屆鄉村振興優秀圖書提名作品,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碳"索綠色未來:中國碳達峰碳中和(蒙古文)》(國家十四五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近年來在《人民日報》大地副刊、《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每日電訊報》草地周刊、《中國記者》《中國傳媒科技》《中國扶貧》《林業經濟》《品讀》《草原》《北方經濟》《內蒙古日報·北國風光》等重要報刊發表文章近百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不卡在线看|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麻豆91免费视频|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天天躁天天碰天天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国产又色又爽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旧里番洗濯屋1一2集无删减|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婷婷综合五月天|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男女无遮挡边做边吃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poren黑人|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你桶爽|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国产成人h在线视频|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斗鱼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 | 1区2区3区产品乱码免费|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91在线播放动漫| 五月亭亭免费高清在线|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