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歌浸潤每一顆童心
——語泉兒童詩集《小河寫給春天的信》分享會暨“開學第一課”兒童文學專家講座舉行
語泉兒童詩集《小河寫給春天的信》分享會現場
“開學第一課”兒童文學專家講座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羅虹 實習生羅文秀 文/圖
夏天的風,吹過詩行;童年的夢,藏在字里行間。8月24日下午,由南充市作家協會主辦的語泉兒童詩集《小河寫給春天的信》分享會暨“開學第一課”兒童文學專家講座在“新華文軒城市旗艦店·南充”舉行。
當天,來自南充市作家協會、廣安市作家協會的作家、詩人,以及南充部分中小學的學生及家長、教師等120余人參加了這場文學盛宴。詩歌朗誦、創作分享、文學點評等,現場書香彌漫、氣氛熱烈。
A詩集分享走進搭建的“童話小屋”
當天,“新華文軒城市旗艦店·南充”內設置了語泉著作專臺,《讓月亮溫暖著眼睛》《紫巷》《大地的聲響》《小河寫給春天的信》等吸引了不少讀者翻閱。
“《小河寫給春天的信》,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窗,讓孩子們看見:文學可以是清晨的露珠、山間的歌謠,也可以是課堂上朗朗的早讀聲……”伴隨著主持人的話語,語泉兒童詩集《小河寫給春天的信》分享會正式拉開序幕。
“《小河寫給春天的信》詩集精選了我近年來創作的68首兒童詩,這些兒童詩,從貼近兒童、貼近生活、貼近情趣的角度,凸顯了兒童思維、特征、習性、語言等諸多要素,構筑起充滿天真、稚趣、想象和童話色彩的兒童世界。”在分享會上,語泉談起了自己的創作,他認為,兒童詩是詩歌領域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以兒童為主體接受對象,充滿童真、童趣和豐富的想象力。兒童成長的每個階段有其生長發育特點和行為表現,而兒童詩歌則是最容易讓兒童表現的語言和行為,也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情感表達最為鮮活、生動的方式,可以說,有兒童語言就有兒童詩歌,有兒童詩歌就有兒童追夢的樂趣和幸福。
特邀專家、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四川省特級教師邱易東對該書進行了點評,他結合生活實例,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童詩,不時引起在場作者、詩人與讀者的共鳴。
在隨后的詩歌朗誦與閱讀分享環節,《我家的地理》《打水仗》《早讀》《山里的歌謠》《會變魔術的小星星》《紙飛機》等《小河寫給春天的信》詩集中的作品化為有聲語言,將現場的讀者也帶入到詩人用文字搭建的“童話小屋”里。
南充市白塔中學高級教師姚榮就《小河寫給春天的信》中,小河到底給春天說了些什么悄悄話,從耕讀的基因、童趣的原野、淳樸的世界作了細膩而深入的解析。
廣安市作家協會會員、兒童詩人黃玉蘭說:“《小河寫給春天的信》以細膩的筆觸和純真的視角,展現了大自然的奇妙與生命的美好,詩集中有自然風光、有校園生活、有童年游戲,這些詩歌帶著我們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看到他們舒展自由的羽翼,以及對夢想的追求。”
B“開學第一課”古詩還可以這么讀
分享會結束后,邱易東為小朋友們帶來了“開學第一課”兒童文學講座。
“可愛的小鵝,可愛的小鵝,彎著脖子朝天空唱什么?白白的羽毛水面浮……”邱易東以《激活感受,古詩還可以這么讀》為題,從“讀什么,怎么讀”“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順手拈來,脫口而出”“方法在詩中”四個方面開講,用生動豐富的語言講解古詩,將古詩與兒童成長、現實生活相關聯,引導孩子們感受閱讀與寫作樂趣,鼓勵孩子們保持好奇心,廣泛涉獵不同類型的書籍,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會發現世界更加寬廣、多彩。
孩子們也圍繞自己的疑惑之處以及感興趣的問題,與邱易東進行深入交流,現場氛圍十分熱烈。講座持續一個半小時,干貨滿滿,贏得陣陣掌聲。
“邱老師的課讓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寫作不能千篇一律去堆砌,真正的寫作,源于自己對世界的觀察和體會,需要投入真摯的情感,勇敢地想象,并獨立地思考。只有當我們用心地去創造,文字才會擁有打動人的力量。”南充一中附小五年級學生向思羽說。
“希望我們大小朋友們都要保有童心,追求童趣。人的一生在時間的長河中是很短暫的,但知識積累的過程是漫長的,所以說有了文學。”南充市作家協會主席瘦西鴻說,“對寫作者來說,使用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很古老的,但是當我們使用它的時候,它就會迎來一個春天。所以,希望寫作者們落筆寫下一個字時,一定要保有孩子一樣天真爛漫的勇氣,我們只有給每一個文字迎來了春天,才會迎來寫作的春天、文學的春天、我們人生的春天。”
活動中還穿插了抽獎互動,為參與者送上驚喜。活動最后,語泉現場為熱愛詩歌的讀者簽名贈書。
詩作選登
我家的地理
◎語泉
藍藍的天空
蓋著白白的云瓦
我住在山腳下
溫暖又舒適的家
小河從我屋前淌過
唱著歡樂的歌
有時又多么頑皮
追逐水鴨嬉戲
小河上的木橋
是座大搖籃
爺爺年年修補
搖動我快樂的童年
大山站在屋子后面
伸出巨大的手臂
迎接滿天星辰
也給屋子遮擋風雨
爺爺修橋的聲音
叫醒熟睡的大地
我和太陽一起
朗讀山里的清晨
來源:南充日報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