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頒獎典禮在峨邊舉行
——千余詩作共筑多元文化橋梁,詩歌之光映照民族交融新篇章
2025年11月23日,“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頒獎典禮在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大電培訓中心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組委會主辦,以“詩與民族的呼吸”為主題,匯聚了來自中國多地以及英國、瑞典等國的詩人、學者與文化工作者,共同見證了這場跨越地域與文化的詩歌盛宴。

“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獲獎人員與主辦方人員合影紀念
本屆詩歌獎征得詩作1218首,投稿者逾千名。創作者年齡覆蓋15歲到70歲,背景囊括不同地區、身份、職業與民族,并延伸至海外華人及國際詩壇,生動呈現了多元參與、文明互鑒的鮮明特色。
中共峨邊彝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艷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詩歌是跨越山河的對話,也是照亮鄉土的光芒。”她強調,峨邊作為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正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阿買妮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陽則從文化傳承的視角,表達了通過詩歌延續民族文脈的責任與使命。

中共峨邊彝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艷致辭

阿買妮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陽致辭
頒獎儀式上,組委會宣讀了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與民族學院教授巴莫曲布嫫的賀信,信中寫道:“愿我們以詩為證,在祖先箴言與未來天空間,搭建起永恒橋梁!”總顧問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通過視頻致辭,指出彝族是一個“具有悠久偉大詩歌傳統的民族”,并肯定峨邊在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實踐成果。
頒獎典禮依次揭曉了“阿買妮·甘嫫阿妞彝族文化貢獻獎”“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與“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優秀獎”三大類獎項。
在“阿買妮·甘嫫阿妞彝族文化貢獻獎”環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馬克·本德爾和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曲木鐵西獲此殊榮。馬克·本德爾多年致力于彝族史詩與口傳文學的翻譯與國際傳播,他在答謝詞中感慨:“彝族文學已成為中國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曲木鐵西則從個人成長與文化使命出發,講述了大渡河畔的鄉土記憶,強調作為學者一定要有擔當精神,做一個有溫度的文化使者、有遠見的社會建設者,有胸懷的文明對話者;且在“深耕傳統、放眼世界”中推動民族文化與現代社會的融合。

“阿買妮·甘嫫阿妞彝族文化貢獻獎”獲得者曲木鐵西致答謝詞
“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由夏花、吉木狼格、阿索拉毅、師師、李笠五位詩人獲得。吉木狼格以《狩獵圖像》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回應了“彝人漢語寫作”的身份命題;李笠在《峨邊記行》中完成了一場“穿越現實與記憶的精神漫游”;阿索拉毅的《她》致敬彝族女性在歷史與文化中的光輝身影;師師作品《沒有誰知道我的羞愧》被評價為“完成從個體敘事到族群精神的升華”;夏花則以《舉火把的人》展現了對彝族日常生活的詩意升華。

“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獲得者與頒獎嘉賓合影紀念
“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優秀獎”共有20位詩人獲獎,分別是:龍紅紫羅、廖錫娟、徐斌、曾蒙、冷先橋、王曉露、金措、沙輝、阿卓務林、高作苦、趙長在、黃成松、沙冒智化、花語、史云彥、蕭相風、吉狄兆林、黃鵬、李自國、張偉鋒。其中金措、廖錫娟、龍紅紫羅、沙輝作為代表發言。金措在《野馬的月光》中書寫了藏族身份在當代的迷茫與追尋;英籍學者、金融學教授廖錫娟通過《阿云朵倉》實現手游與彝文、蘇州吳語垮文化、垮地域方言的對撞;龍紅紫羅借《等馬》講述家族記憶與自我覺醒;沙輝則坦言詩歌是“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賦予生活以詩意與溫度。

“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優秀獎”部分代表與頒獎嘉賓合影紀念
獲獎詩歌分享會上,組委會點評宣讀了巴莫曲布嫫、阿庫烏霧、劉大先、龔學敏、阿諾阿布對吉木狼格、夏花、師師、阿索拉毅和李笠的獲獎作品授獎辭。阿庫烏霧在綜述發言中強調,彝族擁有健全的雙語書寫體系與詩學理論,為中華文明作出了獨特貢獻。他呼吁在人工智能與人文傳統并行的時代,知識分子應具備“歷史性的定力”,推動文明延續與創新。

第二屆“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評委之一阿庫烏霧作綜述發言
“詩歌是真理的生成與顯現,是詩人對愛、對自由、對自然、對社會最為自我的表達。海德格爾在研究荷爾德林的詩歌時提出,詩人的天職是還鄉。強調詩人通過語言返回到人與存在的本來源頭,實現詩意的棲居。這次詩歌大獎賽,最讓人高興的是,我覺得當下有不少詩人已經做到了。”組委會代表阿諾阿布的閉幕致辭,讓詩人們感同身受。

第二屆“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組委會代表阿諾阿布閉幕會上致辭

阿買妮.甘嫫阿妞獲獎作品分享會現場
整場活動在“只有生死是大地上不變的原住民——阿買妮.甘嫫阿妞獲獎作品分享會”的熱烈討論中圓滿落幕。
“阿買妮·甘嫫阿妞詩歌獎”不僅是一場文學的聚會,更是一次多元文化的深度對話。詩歌正在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橋梁,在文明互鑒中傳遞著超越語言的美與力量。
獲獎詩歌作品集《只有生死是大地上不變的原住民》將在年后出版。(東方彝俠/供稿)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